第304章 震驚天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如麴義所說,若非當年孔融借高密屯兵,此時麴義尚不知身在何處,是何局面,況且即使在孔融離開北海之後,亦憑其人脈為麴義推薦數位賢士加入,恩情至矣!
包括這次求取徵東將軍, 若非孔融私下聯絡大臣集體發聲,能否成功更不得而知。
麴義重情,知恩圖報,故聽到孔融有事相求,亦不問何事,直接表態必全力相助。
孔融微笑的看著麴義,眼中滿是欣慰, 緩緩開口說道:“朝綱不振, 天下分崩, 今濮陽看似一片祥和,實則處處危機。
朝堂之上明爭暗鬥,稍有不慎便可萬劫不復,老夫雖不願參與其中,但有些事天性使然,在所難免。
故不為自己,亦要為家人謀,老夫年歲已高,看淡生死,但膝下尚有一子一女皆為稚童,雖心中不忍,亦不想將來受到牽連,故希望將二子送至北海,望將軍照顧保全!”
孔融說完對麴義恭恭敬敬一拜。
此時的孔融完全沒有大儒的架勢,而是一位十足的父親。
歷史上孔融數次忤怒曹操,最終被曹操指使他人以欲圖不軌,謗議朝廷之名殺害, 並禍及家人。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其小女所言,令人側目。
麴義知道孔融剛直不阿,寧折不曲,故想借機勸其舉家遷回北海,但情知孔融不能同意,故鄭重回道:“府君放心,待二子到時必養於府中,由拙荊照顧,並親求根矩先生輔導成才!”
根矩便是邴原,麴義任命為北海相。
邴原亦是當代大儒,與管寧等人齊名,亦與孔融交好,故由其教導正為合適。
孔融對於麴義的話深信不疑,對於麴義的安排亦大為感動,謝道:“如此,老夫便待二子謝過將軍!”
麴義看著孔融,想到其歷史上的結局, 終是未能忍住, 說道:“府君亦要保重,若有不如意之處可來北海,必掃榻相迎!”
孔融拱手笑而不語……
孔融在北海盤桓數日,期間與幾位老友品評時政,把酒言歡,彷彿又回到當初做北海相之時。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孔融身為天使需要返回覆命,故不能久留,麴義引眾人出城相送,依依惜別。
只此一去,山高水隔,不知何年再能相見,亦不知能否再見!
麴義受封徵東將軍的訊息傳出,反應最大的便是曹操與袁術。
曹操拿著董承派人送來的書信,來來回回讀了兩遍,隨後嘆息一聲道:“此子勢成,不可速除,吾亦不能落後,當抓緊之,否則大事晚矣!”
壽春,當初袁術險些命喪下邳,狼狽逃回,十萬大軍意氣風發而去,不想全軍覆沒而回,雖不至於一蹶不振,但亦傷筋動骨。
好在從孫策手中換來傳國玉璽,袁術的心情方才好些。
可是這種好的心情並未持續多久,便被朝廷以擊敗自己之名,加封麴義為徵東將軍的訊息打破。
當袁術聽到訊息的一瞬間,勃然大怒,一腳將身前的案几踹翻,怒不可遏道:“陛下羸弱,不知世事,滿朝文武亦不曉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