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緊鄰下邳,故太史慈與潘璋最先到達,起初袁術見太史慈兵少,不以為意,派部下袁胤與李豐欲趁其立足未穩敗之。

不想袁胤與太史慈交手未過三合,便被一槍挑於馬下,潘璋見此催動大軍掩殺, 李豐見勢不妙立即領兵逃回城中。

袁胤乃袁術侄兒,武藝上佳,不想在太史慈手下連三合都未能走過,這讓在城牆觀戰的袁術悲憤之餘更為震驚。

太史慈與潘璋追到城下止步,輕蔑的看著袁術,取下背後勁弓,挽弓只一箭, 便將高懸的袁術帥旗射落。

以箭射旗, 已經成為太史慈打擊敵軍標誌性的動作, 而且效果極佳。

袁術原本對於太史慈極為輕蔑,雖然之前聽說過其一些事蹟,卻不以為意,不想如今親身經歷,心中頓時緊張起來。

如此神射,稍有不慎便可能成為箭靶,袁術不認為太史慈射自己會比射帥旗困難。

太史慈亦不領兵攻城,只在城外紮下營寨,等待麴義領兵到來,再做定奪。

而袁術卻心有不甘,下令紀靈引兵出城強攻幾次,但皆被太史慈與潘璋擊退。

紀靈雖勇,卻也只能與潘璋打得難解難分,面對太史慈卻又差上一些。

見到太史慈與潘璋如此強悍,袁術心中惱怒,不住的罵麴義命好,並在開始在心中懷念孫策在軍中的日子。

若孫策不走,豈能讓太史慈逞勇?

雖然袁術並不重視孫策, 卻也在心裡承認其勇如霸王,否則自己亦不能將呂布牢牢的困在下邳城中。

袁術心中不甘,鬥將不行,便用大軍強攻,但卻依然收效甚微。

太史慈與潘璋不僅個人勇武,指揮排程更是不俗,袁術經過與呂布大戰折損不少,又分兵去攻打小沛,故在人數上並無壓倒性的優勢。

袁術一連強攻太史慈大寨兩天不下,卻迎來一個不好的訊息,徐盛與範方領兵到來。

一個太史慈便讓袁術無計可施,如今徐盛又領一萬大軍而來,二人合兵一處,袁術頓時禁閉城門,由攻轉守。

袁術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外擴大了一倍的大營,心情不住的下沉, 再無前兩日的豪氣。

同時感嘆時局變化太快, 先前自己在城外圍攻呂布, 短短時日,卻變成自己在城中被麴義圍攻。

袁術回到住處心中煩悶,命人將楊弘尋來,出聲問道:“原本以為麴義不足為據,不想卻為大敵,如今其兵臨下邳,吾等當如何耶?”

楊弘聽完回道:“主公佔據下邳日短,民心未附,而麴義曾救徐州於危難,更得陶謙指定徐州牧,可謂佔據大義。

之初本以為麴義乃懼怕主公實力,故不出手救援呂布,不想其乃故意為之,只為借主公之手將呂布除去。

如今看來,麴義絕非傳言那般不堪,可謂大敵,不可輕視。

不過其兵力不足,乃不爭事實,待橋蕤將軍攻破小沛,主公可命其進攻郯城。

古今郯城空虛,麴義擔心有失必然回軍救援,到時主公可趁勢出兵,與橋將軍兩下夾攻麴義必敗。”

袁術聽完心中大喜,說道:“莫非乃圍魏救趙之計乎?”

楊弘微微一笑,得意道:“麴義無謀,竟盡起大軍而來,致使郯城置於危險之中,無怪他人也!”

袁術哈哈大笑道:“邊蔽匹夫,僥倖佔得一州之地,忘乎所以,不足為懼,吾這便與橋蕤傳信,命其速速攻下小沛,而後依計進攻郯城。”

楊弘拱手稱讚道:“主公英明!”

……

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