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殞落(第1/2頁)
章節報錯
麴義看著遠處疾來的戰馬,心中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未過多久,飛馳而來的斥候早已到得近前,見到麴義翻身下馬,大聲稟道:“報主公,郯城急報,言徐州牧陶謙病逝!”
“什麼?”
麴義聽到陶謙病逝雙眼猛然一睜, 雖知其身體每況愈下,卻以為能堅持到自己趕到,不想終是遲了一步。
麴義對於陶謙的感情談不上多深,畢竟一共只接觸了幾次,但無論怎麼說亦是自己丈人,情感上總歸有一些傷感。
麴義另有一點比較擔心之處,如今陶謙去世,不知道其臨終前可曾對徐州有所交代,如今正值關鍵時刻, 若出什麼意外恐影響整個大局。
一旁郭嘉似乎看出麴義心中擔憂,勸解道:“主公勿憂,雖陶府君仙逝,但主公接手徐州乃大勢所趨,何況郯城內有張郃外有徐盛,皆引重兵駐紮,更有陳登糜竺在彼,絕無動亂可能。”
麴義點點頭心中稍寬,郭嘉說得沒錯,當初自己留張郃屯兵郯城,一為提防呂布,再有便為應對一些突發狀況,比如今天這種局面。
而且隨著曹豹前去下邳,郯城內外皆為自己大軍,即使有人想從中混水摸魚,亦不會成功。
雖然郯城暫時無虞, 但未免夜長夢多, 麴義與郭嘉商議一番, 決定由郭嘉在後領大軍慢行,自己與趙雲統騎兵先去郯城匯合張郃等人。
此次出征,麴義將一萬騎兵盡數帶來,雖然其中有一小部分為新兵,實力上稍有欠缺,但足以壯大聲勢。
麴義與趙雲領騎兵一路疾行,早已到得琅琊。
琅琊相蕭建聽問麴義過境,急忙出城相迎,見到麴義滿臉堆笑施禮道:“下官蕭建添為琅琊相,見過麴將軍!”
麴義對蕭建有些印象,歷史上此人似乎投降了呂布,只不過最後的結局不太清楚,只不知此時二人是否已經取得聯絡。
麴義看著蕭建恭敬的模樣,微微點頭回答:“久仰肖相大名,久仰久仰!”
蕭建聽麴義回話,心中喜悅,回道:“聽聞袁術兵發徐州, 下官不才, 願盡綿薄之力討之,剛欲上書請令,忽聞府君仙逝,心中悲痛,舉足無措,故未能成行。
今將軍路過琅琊,憑將軍威望及與府君關係,足可代為決斷,吾願領本部人馬助之,不知將軍允否?”
麴義聽完上下打量蕭建一番,對其好感度稍稍提升一些,看來其並未與呂布私通,笑道:“蕭相真乃大義之人,敬佩敬佩,徐州之事吾本無權干涉。
然今情況危急,正是用人之際,一切當便宜行事,既如此,汝可速去整軍,之後隨吾前去郯城再做安排。”
蕭建聽到麴義同意心中大喜,急忙拜謝而後回城準備。
麴義哪裡知道,蕭建的真實想法是欲藉機領兵去投呂布。
如今麴義入主徐州已成定局,而蕭建對於呂布甚為敬仰,一心投之,故其死守琅琊已無意義。
麴義只在琅琊稍事休息,待蕭建軍馬整頓完畢,便重新啟程趕路。
琅琊只有兵三千,大部分皆為步兵,麴義見其行動緩慢,難以提速,故命蕭建隨後趕來,自己依舊先行。
誰知如此安排正中蕭建下懷,笑著應諾。
蕭建只是需要一個名正言順離開琅琊的理由,如今理由已有,麴義又獨自先行,真乃天助!
麴義並不知道蕭建心中所想,與趙雲引大軍直奔郯城。
萬馬奔騰,氣勢如虹,沿途百姓見到軍中飄揚的“麴”字戰旗,紛紛放下手中活計,亦或停下腳步注目施禮。
徐州百姓對於麴義的感激乃發自內心,在百姓的心中,只要徐州有事麴義定不避刀劍,前來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