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英出到大廳,只見廳內一人正襟而立,神情凝重。

來人見到成公英出來,不識身份,未敢怠慢,趕忙施禮道:“小人彭埜,見過將軍!”

成公英上下打量彭埜一番,微笑著回禮道:“在下成公英,添為麴將軍手下軍師,不敢枉稱將軍!”

彭埜聽完趕忙說道:“原來卻是軍師當面,甚是失禮,還請勿怪!”

成公英點點頭,明知故問道:“麴將軍正在城外軍營練兵,不便打擾,不知彭先生所來何事?”

彭埜心知麴義不想見自己,不以為意,面露愧色道:“說來慚愧,小人教子無方,以至犬子犯錯,本不該來,然犬子畢竟年少,性情未成,故前來求將軍開恩,容其改過,埜及全家感激不盡矣!”說完再拜。

成公英聽完假露難色道:“汝子莫非鬧市行兇之彭升乎?”

“正是!”

“唉!”成公英嘆息一聲道:“先生可知貴公子於鬧市傷人,麴將軍親自過問,仍拒不承認,枉自詭辯,此等行徑若不嚴懲,引眾人效仿,將軍何以再治耶?”

彭埜聽完心中微動,並沒有再接這個話題,轉而說道:“聽聞麴將軍大敗數萬賊眾,盡收降之,將軍宅心仁厚,當為吾輩楷模,為表敬意,某願傾盡家財籌措糧草五百石,以為資軍,萬望不棄!”

成公英聽完眼睛微眯,臉上佯怒道:“先生此言何意,莫非以為囚汝子乃為要挾乎?

今高密雖有新降之人數萬,軍士操練亦耗糧甚巨,然麴將軍寧己食稀粥而飽眾人,未曾向他人索糧一粒,品德之高世所罕有也!

貴公子之事乃上千百姓共睹,麴將軍焉能為區區幾百石糧草,而棄朝廷律法於不顧焉?”

彭埜聽完成公英的話,心中慨嘆,知成公英乃嫌糧少,心中無奈,假裝惶恐道:“軍師多心矣,小人實乃敬仰麴將軍高義,故自願捐糧,絕非欲攜恩圖報也!”

說到這裡彭埜將心一橫,說道:“剛聽軍師之言,方知麴將軍不易,某心甚痛,將軍愛民如子,吾等小民又豈能坐視不理焉?

某這便歸家變賣粗重,定為將軍籌得三千石糧草,此皆乃小人有感而發,自願而為,望軍師定然勸將軍收之,莫冷落小人之誠心也!”說完竟淚流滿面。

成公英聽完面露滿意,讚道:“先生真乃仁人義士也,剛才之言,吾必如實轉達將軍,先生可放心矣!”說完用力拍了彭埜肩膀兩下。

彭埜心情激動,拜謝而去。

……

彭埜回到家中急急尋來管家,吩咐道:“務必在兩天之內,籌集三千石糧食,送到城外軍營!”

管家聽完微微錯愕,彭家雖然殷富,但也不可能有三千石現糧在家中,若是從別處調集,別說兩天,就是四天五天也未必夠啊?

管家不解其意,如實將情況說出。

彭埜又何嘗不知道兩天時間不夠,但一想到臨走時成公英拍了自己肩膀兩下,心就不住的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