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第1/2頁)
章節報錯
主記,長官近吏,掌記錄文書,非親近之人不可任之!
雖然主記官職不大,但卻非常重要,是專門負責記錄麴義說過的話,或者下達的指令, 若麴義想發一些佈告或者檄文,都需要主記代筆。
主記又區別於主簿,主簿主要是替長官處理公文,處理事務。
一個是將主官的命令記錄下來傳達給別人。
一個是將別人稟報的事,甄別匯總之後報給主官。
麴義之所以想讓鄭益恩來做主記,首先因其乃鄭玄之子,雖未能繼承父親衣缽,但文章筆跡確也不俗, 足可勝任。
其二,主記之位非最親信任之人不可用,麴義也是透過這個任命,回應鄭玄的恩情,表達自己對於鄭益恩的信任,以及今後會重點培養的意圖。
要知道主記因經常與長官接觸,所以對於機要之事更為了解。
亦能從長官平日處理政務之中學到更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鍛鍊,對於之後的升遷任命幫助極大。
麴義相信這個任命即使鄭益恩不能理解,待鄭玄知曉後,一定能猜出其中含義。
鄭益恩聽到麴義要任命自己為主記,眼中先是微微一愣,隨恢復正常拱手回道:“益恩謝將軍信任!”
鄭益恩剛才那一閃而逝的不解,正被一直觀察的麴義看在眼裡。
鄭益恩能在未解其意之下,仍選擇同意下來,可見心中對於麴義的信任,這一點最難能可貴。
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這是為上者最喜歡的下屬。
麴義微笑著勉勵鄭益恩幾句,隨後便讓其離去。
想傳達的意思已經說完,再多說下去便顯得有些刻意,反而不好。
……
九月初十,黃道吉日,喜神東南,宜嫁娶。
今天的劇縣,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喜慶的氣氛。
因為之前麴義兩次有恩於北海,如今更為北海之主,從昨天開始,城中的百姓便自發將家中節日用的紅燈籠翻出,高高的掛在了大門之上,以求為麴義大婚增添幾分喜氣。
其中一戶百姓因為條件稍差,家中沒有燈籠,左思右想,尋來兩塊紅布綁在門上。
此計一出,引得許多沒有燈籠的百姓紛紛效仿,一時間各大布莊門前排滿搶布之人, 紅布紛紛售罄。
而麴義的府邸更是張燈結綵, 侍女,僕人, 侍衛各司其職,忙碌異常。
自早起開始,前來賀喜的賓客便絡繹不絕,北海的世家大族,富豪鄉紳未落一人。
麴義手下的一眾文武:成公英,崔林,邴原,王脩,楊俊,鄭益恩,彭璆,太史慈,範方,皆齊聚於此。
郯城的張郃與管承,廣縣的牽招與呂岱,高密的徐盛,這些人因為皆有重任在身,無法輕離,但全都派人送來了賀禮,以表心意!
麴義大婚,除了麴義自己以外,最高興的便是這些一路追隨的屬下。
結婚生子,如今成了婚距離生子也就不遠了。
做為一個有遠大志向的諸侯,有了嫡子便意味著有了傳承。
不要小看這傳承二字,其對於人心的凝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距離劇縣越來越近,孫乾每隔幾里便命飛騎回去通知,以便讓城中知道路上的情況,方便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因為這支迎親的隊伍屬實過於龐大,一路上每過一城,便引吸了當地無數人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