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五路大軍匯洛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弘農,地處要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弘農楊氏,天下望族,包括現任家主楊彪在內,家族中共出過四任太尉,被世人稱之為:“四世太尉”名譽華夏!
在通往弘農的路上, 楊彪董承等文武百官,在張濟的保護下隨著獻帝車駕而走,蓬頭垢面,步履蹣跚,頗為狼狽。
因為李傕郭汜引兵在後追殺甚急,張濟一直催促大軍疾行,獻帝坐於車中尚好, 而百官皆靠步行。
一路走來,平日養尊處優的百官如何吃過這般苦頭,叫苦連連卻又無可奈何。
人為刀俎,己為魚肉,那張濟雖說歸順朝廷,但並不代表不會殺人。
如今世道,逼急掌兵之人,絕非明智之舉。
隊伍正行至一處山下,忽後方鼓聲大作,喊殺震天,卻是李傕郭汜引西涼鐵騎追來。
百官大驚,神情再無疲態,步履亦變得矯健,爭先恐後向前跑去,速度較之前簡直天壤之別。
帝與後坐在車中早已嚇得面無血色,雙手緊緊扶著車廂兩側,口中喚道:“方離狼窩,又入虎口,如之奈何?”
只聽車外董承勸道:“陛下免憂,臣已命張濟將軍引兵阻敵, 必可大敗賊寇!”
帝聽完董承之言,心中稍安,急催促道:“速傳令,車仗加速先行!”
張濟與楊彪引大軍前去阻擋李郭二人,雙方碰面,李傕陣前以刀指張濟喊道:“吾等皆董相帳下,同出西涼,理應同進同退。
前番相勸,吾與郭汜看汝之面罷兵,今汝為無德之君與吾等交兵,是何道理?
中原士人對吾西涼將士甚輕之,待返回河東,汝以為會得重用乎?
董相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張將軍莫執迷不悟,到時悔之晚矣!”
張濟被李傕說得心生動搖,旁邊太尉楊彪唯恐張濟反覆,不待其開口,大喊道:“李郭兵少,現在不殺散賊兵更待何時?”
說罷假借張濟之名下令衝鋒,張濟見此亦不再猶豫, 揮兵而上,雙方大軍頓時廝殺一處。
雙方大戰,刀槍並舉,弓箭齊發,死傷無算。
正殺間,忽後方一彪軍馬殺來,中間一面大旗上書“大漢楊奉!”
左邊亦殺出一軍,當先一將,怒目圓睜,身後大旗“河東韓暹!”
右邊同樣鼓聲大震,無數大軍橫衝直撞,軍中豎大旗兩面,一書“河東李樂”,另一面為“河東胡才”。
原來正是奉詔前來救駕的楊奉韓暹等人。
李傕郭汜見敵方援軍從三面滿山遍野殺來,心中大驚,擔心被圍急下令撤兵。
太尉楊彪見來援軍,心中大喜對張濟說道:“援兵已至,陛下無憂矣!”
張濟點頭回道:“李郭二人此番兵敗,定不敢再來!”
另一旁韓暹李樂幾人合兵一處,胡才看著前方張濟的西涼兵馬,挑撥道:“今李郭二賊已退,何不趁機殺散張濟兵馬,吾幾人獨享救駕之功耶?”
李樂聽完面上一喜,附和道:“故將軍所言有理,那張濟先來,將來論功行賞必在吾等之上,其為董卓餘孽,又非忠良,殺之乃為民除害也!”
一旁楊奉聽到三人議論,急忙勸阻道:“今李傕郭汜尚未走遠,若吾等自相殘殺,豈不叫二賊開心乎?”
胡才見楊奉阻止,大喊道:“憑吾等本事,何懼二賊耶?”
說完亦不管楊奉,大喊一聲引本部兵馬向張濟殺去。
韓暹與李樂對視一眼,皆認為胡才所言有理,隨即揮兵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