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子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常山,真定。
麴義一行人翻山越嶺,專挑民間小路而走,終於到達真定縣。
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不僅要躲避幷州的兵馬,還要小心一些嘯聚山林的山賊。
麴義命一名親兵喬裝打扮去問清趙家莊的位置,而後馬不停蹄而去。
這裡乃袁紹的地盤, 雖然偏遠一些,但凡事小心一點總沒有壞處。
趙家莊,趙雲與夏侯蘭相對而坐。
夏侯蘭與趙雲少小便識,感情深厚,當初趙雲兄長過世,亦是夏侯蘭幫忙料理, 並親自去給趙雲送信。
夏侯蘭看著對面面帶憂愁的趙雲,問道:“子龍可是為將來之事發愁?”
趙雲點頭回道:“吾先前以為公孫瓚乃英雄, 故引兵投之, 不料其人暴虐,不知體恤民情,雖然抗擊外族有功,然亦非真英雄。
故吾思慮再三,決意不再返回幽州,吾為其數立戰功,更在龍湊護其周全,亦算不曾虧欠與他,心中無愧矣!”
夏侯蘭知道趙雲秉性,重情重諾,若受人以恩,必加倍報之!
夏侯蘭聽完疑問道:“如此,不知子龍欲往何處耶?”
趙雲聽問,面露嚴肅,嘆聲回道:“正因為不知何往,故躊躇之!”
夏侯蘭想了想,忽然面色一喜, 說道:“據聞曹孟德有大志,便是那許邵亦稱其為亂世之英雄,手下兵強馬壯,子龍何不投之?”
趙雲聽夏侯蘭提起曹操,搖頭拒道:“曹操奸詐,為一己私怨屠城洩憤,此人吾不喜之!”
夏侯蘭聽了搖頭回道:“當今亂世,人如草芥,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方為大丈夫也,子龍不必過於執拗。”
趙雲聽夏侯蘭對於曹操頗為推崇,不願與其爭論,回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其為人處世與吾相差甚遠,故不再考慮。”
夏侯蘭見趙雲態度如此堅決,微微失落,亦不在勸,而是轉問道:“那劉備如今與曹操爭奪兗州, 據聞此人不念舊情, 擅殺士人, 曾與公孫瓚同在盧公處求學, 子龍可瞭解乎?”
提到劉備,趙雲眼中閃過一絲糾結,微微有些失神。
趙雲在公孫瓚處曾與劉備有過接觸,對於劉備的印象亦可,覺得其禮賢下士,知人納諫,算得上是一位明主。
但是透過幾次事情慢慢改變了趙雲的看法,尤其是公孫瓚兩次相招出兵相助,其皆以受傷為由拒絕,這讓趙雲很是不喜。
作為平原令,手下有關張保護,傷一次有情可原,豈有連傷兩次之理,真以為世人皆痴庸乎?
劉備落魄之時,公孫瓚對其幫助甚大,要兵給兵,缺糧給糧,更替其求取平原令。
而其卻在公孫瓚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領著人馬棄公孫瓚而去,著實叫人氣惱。
趙雲想罷對夏侯蘭回道:“吾原本最想投奔之人便為劉備,但其當初棄公孫瓚之事,使吾難以贊同,故心中猶豫。”
夏侯蘭聽完哈哈笑道:“子龍啊子龍,似汝這般挑剔焉能找到明主?
人生而有七情六慾,焉能無半點瑕疵,成大事者皆不拘小節,昔高祖為亭長,粗鄙好淫,然子房公可曾嫌棄之?
故聽吾勸,莫要太過執拗,擇一主侍之可也,莫不然總不能閒賦在家,空留一身本事而無用也!”
趙雲被夏侯蘭說得有些動搖,心中嘆道:“莫非此世間,真無能讓雲甘心輔佐之明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