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完右軍師的人選,左軍師便簡單多了。

麴義想罷,提筆在左軍師的後面寫上郭嘉的名字。

郭嘉在歷史上被曹操封為軍師祭酒,並且這個官職是曹操專門為郭嘉設立的,大概的意思為首席軍師。

後世皆知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皆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才, 而郭嘉能在這五人為祭酒,可見曹操對其能力的認可。

左右軍師結束,麴義另起一行寫下從事二字。

其實從事是諸多佐官的統稱,比如別駕,治中,功曹等等皆可稱為從事。

但如今麴義手下並無太多文官,無法將所有職位全部任命,只能挑一些重要的職位安排,以確保整個體系能正常運轉。

所以如今麴義寫的這個從事, 便為機動人員的意思,正所謂哪裡需要去哪裡。

而這個人的能力無需樣樣精,但卻一定要樣樣通,於是麴義在從事後面寫下孫乾的名字。

孫乾亦算最早跟隨麴義的一批原老,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尤其在外交方面更為突出,幾次代表麴義出使,皆非常出色的完成任務。

這次徐州迎親,更是大放異彩,在其一系列巧妙的安排下,麴義的名望在兩州之間傳播得非常迅速,可謂大功一件。

從事一職,孫乾足可勝任!

麴義放下筆,起身活動了幾下,雖然只寫了一會,但是所動的腦力卻一點不少。

重新坐好, 麴義想了想寫下接下來北海相三個字。

孔融一走, 北海相一職便一直懸空,其實這個職位應當由朝廷任命,但如今麴義佔據北海,即使朝廷任命新的北海相來上任,麴義也不可能同意。

估計李傕郭汜等人肯定也猜到了這點,便送麴義一個順水人情,在馬日磾下詔之時,並沒有提起此事。

北海相與郡守類同,掌管一郡之事,而如今的北海卻與孔融之時不同,因為有麴義的存在,現在的北海相無需操心軍事,只負責民政即可。

文武分治,這也是麴義之後想要調整的方向。

既然只管民政,那便好選擇多了,麴義略一思索隨即寫下邴原的名字。

以邴原之才休說做一個小小的北海相,即便是位居廟堂之上,位置亦必在前列。

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官職需要仔細斟酌, 那便是功曹。

功過賞罰, 有賞有罰,才能使人信服,從而紀律嚴明。

如今麴義屬下日漸增多,實力亦愈發強盛,功過是非在所難免,為保證遇到事情公平公正,功曹的設立便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功曹,首先為人一定要正直無私,還需精通律法,這樣才能做到賞罰分明。

想到此處麴義憶起孔融臨走時對自己所說之言:“王叔治忠貞廉直,恩怨分明,乃可用之才也!”

王叔治便是孔融的主簿王脩。

孔融對於王脩的評價很高,而透過這段時間的接觸,麴義對王脩的為人學識亦非常欣賞。

尤其聽邴原說起當年王脩讓孝廉給自己之事,對其更加滿意。

在漢代任命官員用的是察舉制,而推舉孝廉便是最重要的一環。

因每年各地孝廉名額嚴格限制,故各地世家大族於名額的爭奪異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