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麴義的驕傲(第1/2頁)
章節報錯
麴義猜測的沒錯,郭嘉之所以來高密,確實是抱著投奔之心而來。
當初見袁紹不足以成大事,郭嘉選擇不辭而別,返回老家隱居。
其間諸多好友皆私下勸其出山,然郭嘉只微微一笑,不做回答。
雖然郭嘉隱居家中, 但卻並非不問世事,其實在暗中一直在觀注著天下時局。
無論是曹操得兗州,亦或袁紹討伐公孫瓚,包括麴義到高密之後的情況,郭嘉都一清二楚,並與自己心中的想法相互印證。
起初郭嘉最看好曹操,認為其知人善用,軍紀嚴明,又事事不拘小節, 可成大事。
而麴義卻只是讓郭嘉好奇,畢竟二人曾一起在袁紹手下共事,對於當時的麴義,郭嘉是不屑一顧的。
好大喜功,自私狂妄,必不得善終,這是當時郭嘉對於麴義的評價。
但自從麴義逃離冀州開始,其所作所為卻完全出乎了郭嘉對其的認知。
此時的麴義與之前相比,完全如同兩個人一般。
正因如此,郭嘉才對麴義起了興趣,當然那個時候也僅僅只是興趣,郭嘉看好的依然是曹操。
真正讓郭嘉改變態度的是徐州之戰,當時的曹操可謂佔盡先機,既有出兵徐州的理由,又有取得徐州的實力。
哪怕當時曹操屠城都沒有改變郭嘉的看法,在郭嘉看來, 戰爭有時候就必須冷血,屠城也是打擊士氣,為迅速取勝所使用的一種手段而已。
但曹操殺死邊讓,卻讓郭嘉對其非常失望。
郭嘉失望並不是因為對邊讓有好感,或者為其鳴不平,在郭嘉的眼裡邊讓就是一介腐儒,生與死皆咎由自取並不值得同情。
讓郭嘉失望的是曹操殺邊讓的時機,邊讓乃兗州人,在士人中極有名望。
而曹操剛剛佔領兗州,民心未附,世家大族亦多在觀望,此時殺掉邊讓,定會讓兗州世家恐慌,引發動亂,從而影響徐州的爭奪。
最終的結果也與郭嘉的猜測完全相同,兗州世家暗中迎劉備入主,若非荀彧等人設計死守,整個兗州都險些丟失,曹操因此不得已退兵。
反觀麴義,因為出兵抗擊曹操, 不僅收穫了大量的名聲, 更收穫了徐州百姓的民心。
再加上其與陶謙聯姻, 大儒鄭玄更是親筆贈字,聲望一時無兩,可以說徐州已如囊中之物,隨時可取。
此消彼長,所以郭嘉才想要親自來高密觀察一番,結果各個方面都很滿意。
又恰巧在城中遇到潘璋,給了郭嘉最後考驗一次麴義的機會。
郭嘉算準潘璋會將自己的蹤跡告知麴義,所以接下來就看麴義如何行動。
在郭嘉的心裡,若是麴義能在十天之內親自趕來邀請,說明麴義重視自己,那麼便可投效之。
若是超過十日,或者不是麴義親自前來,郭嘉都會立即離開。
但讓郭嘉沒有想到的是,麴義不僅親自來了,更是在大婚之後的第三日上午便到。
如此誠心,如何能不叫郭嘉感動,因此在麴義邀請自己之時,未有任何猶豫,直接表示同意。
屋內,麴義聽到郭嘉願意追隨自己,心中大喜,趕忙將郭嘉扶起,握其雙手激動道:“吾得奉孝,萬事無憂矣!”
郭嘉見到麴義如此推崇自己,心中亦喜,暗歎道:“求賢若渴,禮賢下士,能征善戰,聲望日隆,可謂初露鋒芒!”
此間事了,郭嘉命隨從收拾行囊,而後同麴義一齊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