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修武縣。

一名文士將頭上儒巾整理一番,隨即背上行囊,對妻子囑咐幾句,而後毅然轉身走出家門。

妻子送出門外,說道:“夫君在外多多保重,家中之事自有妾身打理, 勿以為念!”

文士聽完腳步略停,而後轉身對妻子拱手道:“有勞!”

說完再次轉身離去,腳步堅定。

……

高密城中早已恢復如常,練兵有太史慈徐盛等武將負責,政務有成公英崔林等輔助,一如往昔。

唯一的變化是麴義將徐盛留在高密, 而讓呂岱領兩千人馬返回廣縣,輔助牽招鎮守齊國。

袁紹覬覦北海之心不死,不得不防。

想到北海,麴義對身旁的成公英說道:“孔北海在徐州之時再三叮囑,言吾返回定要去北海一趟,兄長以為如何?”

孔融邀麴義去北海一事,成公英亦是知曉,聽到麴義相問,笑道:“此事不必相疑,孔北海坦蕩君子,絕無齷蹉。

此番相邀,結合前言,必為好事,將軍可寬心矣!”

麴義聽完若有所思道:“吾有今日局面,皆賴當初孔北海也,若其真將北海相讓,世人不知內情,恐言吾以怨報德!”

成公英搖頭道:“將軍多慮矣,孔北海又非離世,若有謠言, 必會佐證,況將軍坦蕩,何懼之有耶?”

麴義聽罷哈哈大笑曰:“兄長所言有理,昔日背主罵名,吾尚且不懼,何況此乎?

既如此,兄長明日便與吾一同去見孔北海,看看有何驚喜耶?”說完大笑不止。

……

北海,孔融坐於主位,與下方王脩討論時局。

王脩作為北海主簿,為人正直,又有才學,深得孔融信任,可謂至交。

孔融自打從徐州返回,心情大好,每每邀請郡中好友,高談闊論,品評時政。

只聽孔融對王脩說道:“曹孟德被劉備偷襲兗州,如今鏖戰, 孰勝孰敗猶未可知,原本對徐州志在必得,不想卻損兵折將,更使名聲大損。

若吾所料不差,其兩年之內無法再向徐州用兵。

而麴將軍此次支援徐州出力甚大,百姓無不感激涕零,又將與陶謙之女完婚,可謂民心盡收,入主徐州恐不遠矣!”

王脩點頭說道:“徐州唯一變數不在曹操,亦不在陶府君,而在呂布。

呂布何人,世人皆知,今屯小沛,雖糧草受制於郯城,然其有虓虎之勇,手下兵強馬壯,若突然發難,強搶徐州,恐無人能擋。

郯城雖有張郃坐鎮,卻只能保一城無虞,其餘諸縣,顧及不得,當小心矣!”

“哈哈哈哈!”孔融聽到王脩擔心呂布,放聲大笑,回道:“叔治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也!”

王脩不解,說道:“此話怎講?”

孔融回道:“世人皆小看陶恭祖也,汝亦如此。”

“哦……?”王脩更加迷惑。

只聽孔融繼續說道:“陶府君勤政愛民,允文允武,然皆不足為奇,吾此番親至徐州,數與其談,心有所悟。

徐州世家無數,以陳糜為最,底蘊悠長,能量巨大,何以對陶府君俯首帖耳耶?手段爾!

徐州諸縣,陶府君何以只許呂布屯軍小沛?

扼其糧草只為其一,蓋因小沛城小人稀,無法募軍也。

呂布自身驍勇,部下更多健將,然兵馬極少,不足三千數。

有將無兵,守小沛尚可,何談進攻徐州,無礙也!”

“這……?”王脩微微驚訝,陶恭祖竟有如此權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