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陶謙可謂滿面春風,原本虛弱的身體也似乎硬朗了一些,身體坐的更直,神情愉悅,眉目含笑著與眾人回禮。

待眾人落座,陶謙掃視一遍,開口說道:“正所謂患難真情, 徐州遭難,天下諸侯畏懼曹賊勢大,少有敢助者,唯恐惹禍上身,殃及自己,讓人心寒。

將軍麴義,天下豪傑,先拒田楷於北海,大敗之,保北海清平!

今為大義,面對曹賊數倍之兵,毫無畏懼,幾番廝殺,斬敵無算,逼得曹賊狼狽退兵,此大恩於吾徐州也。

數累前功,吾有心舉薦麴將軍為青州牧,以震宵小,不知諸公意下如何耶?“

說完目光灼灼,掃視眾人。

下方文武聽問,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皆心中明瞭,此乃陶謙為女婿的將來鋪路,做為徐州屬官,陶謙部下, 誰會傻到在這種事情上出言反對。

果然,在眾人一番對視之後,異口同聲道:“吾等贊同!”

下邊陳登和糜竺同樣附和,隨後互看一眼,相視而笑,而一旁的孫乾,更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

城外,中軍大帳,麴義聽完孫乾的講述,哈哈大笑,雙手撫掌對眾人讚道:“吾之丈人,真深明大義也!傳令,回兵高密!“

……

麴義引兵返回高密,喧鬧的郯城徹底平靜下來,但是,隨著各處人馬陸續離去,麴義大敗曹操的訊息,也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大漢的土地上傳播開來,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

冀州,袁紹正與一眾謀臣議事。

袁紹最近心情尚佳,呂布被自己使計逼走,雖未能將其半路截殺,但已無關大局,呂布小人也,眾叛親離,早晚必遭授首。

黑山諸賊,經過幾番征剿,元氣大傷,只能躲於深山之中休整,再無甚作為,至於心腹大患公孫贊,呵呵,冢中枯骨爾!

座下謀士郭圖,見袁紹心情大好,眼珠急轉,有意吹噓一番,朗聲說道:“稟主公,曹操以報父仇之名討伐徐州,與麴義大戰於郯城,據聞激烈異常,雙方傷亡慘重。

然兩下對比,乃曹操強而麴義弱,雖麴義同北海孔融,徐州陶謙聯合,然實力相差過於懸殊,最終慘敗幾無懸念。

屬下以為主公應早做準備,待曹操大敗麴義之時,立即揮兵南下,以迅雷之勢橫掃北海高密二地,從而全據青州。

而後集冀青二州之兵,北上幽州夾攻公孫瓚,必可大獲全勝!

彼時,主公坐擁青並幽冀四州,向南虎視徐州,兗州,司隸,趁機入主中原,則大事可成,霸業可期也!”

“不可!”

“主公不可!”

郭圖的話音剛落,還未等袁紹回答,便聽到有兩人高聲反對,極為刺耳。

郭圖原本只想奉承袁紹一番,順便抬高一下自己,未曾想居然有人如此不識抬舉,那張得意的臉上瞬間變得憤怒不已。

轉眼看去,卻是一向與自己作對的田豐荀諶二人,雙眼一眯,語氣冰冷道:“不知二位先生有何高見乎?”

其實袁紹對於郭圖剛才的計策還算認可,全據青幽並冀四州,虎視中原,這一直是他的心願,不想有人反對,心中不喜,亦開口說道:”二位先生可細言之!“

荀諶一向不喜郭圖,認為其小人心性,名過其實,聽到袁紹相問剛想回答,不料卻被田豐搶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