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義心裡一直在對將來如何處置孔融而發愁,未想到孔融卻已經自己提出離去,這多少有些出乎麴義的意料。

麴義聽完孔融的話,趕忙詢問道:“府君治理北海多年,政通人和,使百姓安居樂業,何以輕棄而去耶?”

孔融微笑回道:“將軍抬愛矣,人貴在自知,若為治世,吾可憑胸中學識,治理一方,然今天下分崩,朝綱敗壞,群雄四起,逐鹿天下,北海四戰之地,非能者不能據之!

吾不擅兵事,難守得北海長久,故此次助將軍擊退曹操,便會離去,北海便拜託將軍也!”

孔融說完一臉鄭重,對著麴義抱拳拱手。

麴義見孔融語氣誠懇,不似作假,心中感慨,拱手回道:“昔日若非府君收留,絕無麴義今日之局面,此情大恩,義必將銘記於心,厚報之!”

孔融點頭而笑道:“將軍大才,之前受時局所限,因而蹉跎,今否極泰來,必早晚功成,為吾大漢棟樑!”

麴義聽到孔融依然對漢室心存幻想,微微一笑,回道:“棟樑與否,未敢妄談,只求無愧於心爾!”

“哈哈哈哈!”孔融聽完哈哈大笑道:“好一句無愧於心,真丈夫也!”

麴義忽想起孔融最後的結局,心中微動道:“如今聖上西遊,李,郭亂政,百官多受欺凌,府君若此時前去,恐不宜也!”

“唉!”提起此事,孔融嘆息一聲,語氣頗為傷感道:“聖上年幼,為賊子所欺,吾為漢臣,豈能坐視不理耶?

故此番前去,必前途荊棘,然為重振漢室之威,亦無怨矣!”

不知為何,麴義聽完孔融之言,心中猛然生出一股敬意,讚道:“府君之忠義,真乃吾輩楷模也!”

孔融聽完笑了笑,話鋒一轉道:“呂布,猛虎也,久飼必傷主也,將軍當慎之!”

麴義點頭笑道:“多謝府君提醒,義自省得!”

孔融從麴義攛掇呂布追擊曹操之事,便以猜出一二,笑著點點頭,隨即起身道:“既如此,吾便回寨,以做準備!”

麴義亦不多留,起身想送出寨。

送走孔融,麴義命人將管承和糜芳請來,好生安撫一番,並囑咐糜芳先留在大營,待殺退曹操,解除徐州之危,在回城覆命。

糜芳原本就對麴義十分佩服,今又得麴義相救,更是感激不盡,當即抱拳領命,答應下來。

雖然歷史上糜芳因為投降東吳,並間接害死關羽而倍受後人指責,但麴義卻並不太過在意。

糜芳投降變節,自然有錯,但當時的關羽就沒有責任嗎?

若是將守荊州之人換成諸葛亮或者趙雲,假設同樣在戰敗的情況下,糜芳是否還會選擇放棄救援,而直接投降呢?

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

在麴義的心裡,沒有什麼人是一定不能用的,也沒有什麼人是不敢用的。

待二人離開,大帳之中只剩下麴義,成公英和孫乾。

麴義思索了片刻,而後開口說道:“今日一戰,曹操敗退,可見吾等四方聯手,佔據優勢,想來曹操退兵不遠矣!”

成公英回道:“今日陣前並未見曹操手下謀士,想來其已經準備退兵,將軍亦早做準備才是!”

麴義有些不解道:“曹操退兵,自有呂布引兵去追,吾等需做何準備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