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和呂布早已離去,各自回營準備,好為明日陣前換人,以及曹操可能撤兵做準備。

此時的大帳之內,只剩下麴義和成公英二人,麴義看著微微含笑的成公英,疑惑道:“曹操知兵事,加之其手下謀士眾多,若當真決意撤兵,必有防備,冒然追擊,恐中埋伏矣!”

成公英聽完點頭回道:“將軍所言不差,若曹操退兵,必留重兵伏於半路,以防追兵!”

麴義聽到成公英的回答,心裡更加不解,再次問道:“若如此,兄長何以要勸呂布領本部人馬追擊耶?”

成公英收起笑容,看著麴義回道:“將軍真以為呂布乃誠心相投乎?”

對於呂布的為人,麴義再瞭解不過,要說呂布是誠心來投,打死麴義也不信,故搖頭回道:“呂布秉性反覆,絕無誠心,今勢孤來投,其意不假,然將來一旦穩定,必生異心也!”

成公英搖頭道:“將軍有所不知,呂布此來名為投奔,實為青州也!

青州無主,袁紹,公孫瓚皆有意之,然二人連年交戰,勝負難分,故青州皆一時難得!

除此二人,唯將軍近來勢強,可得青州,正因如此,呂布才假意來投,實則圖謀將軍,以行鳩佔鵲巢之事也!

亦因如此,吾才以言語相勸,讓呂布領兵追擊曹操,一旦中伏,必損兵折將,到時若籌謀得當,不僅青州無虞,更有機會反吞其手下兵將!”

麴義聽完雙眼猛睜,對於呂布,麴義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是對其手下的大將張遼和高順,麴義的想法可就多了。

麴義猛站起身,在案几後方來回踱步,未過片刻,忽停下腳步,而後看著成公英說道:“吾曾在袁紹處聽人談論呂布,言其手下張遼高順皆有大才,非同一般!

對此二人吾上心久矣,今恰逢其便,此事便交由兄長費心也!”

如今麴義已經養成習慣,無論提起誰都會以袁紹為藉口,通通都是在袁紹手下時聽說,屢試不爽。

成公英聽完輕輕點了點頭,之前呂布對手下將領做了介紹,因此成公英對於張遼和高順都有印象。

雖然成公英並沒有看出二人有何出眾之處,但既然麴義特意交待,成公英便將二人的名字暗暗記在了心裡。

……

郯縣,城內一處大宅內,笮融正與曹宏相對而坐。

曹宏,曹豹同父異母的兄弟,現任郯縣城門校尉。

曹宏對於笮融單獨邀請自己十分詫異,拱手問道:“不知先生相邀有何事乎?”

笮融拱手回禮,並笑道:“實不相瞞,今尋曹校尉前來確有一事想求,萬望答應!”

曹宏聽到笮融果然有事,心中暗暗計較起來,自己兄長已將女兒許給笮融,估計等打敗曹操,雙方便要舉行儀式,到那時自己和笮融便成了一家人,所以只要笮融說出的事情不太難辦,自己於情於理都應該幫上一幫。

一念至此,曹宏試探著道:“不知先生所說何事耶?”

笮融假意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吾從彭城逃出時,曾攜帶大批金銀之物,後因曹兵追擊甚急,無奈藏於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