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太守邊讓領五千人馬救援徐州,不想於半路遭曹操親領大軍攔截,雙方爆發大戰。

最終邊讓受限自身實力,被曹操大敗,自己亦被曹軍大將典韋於陣中生擒活捉。

曹操端坐於帳中,看著下方蓬頭垢面的邊讓,一臉得意,謂左右道:“今日一戰,不費吹灰之力擊潰九江兵馬,皆諸位之功也!”

下方眾人聽到曹操誇獎,心中高興,同聲回道:“吾等不敢貪功,此戰皆託主公鴻福也!”

“哈哈哈哈!”眾人話音剛落,邊讓突然仰頭大笑,譏諷道:“古語有云:上不正則下必斜,為上者乃虛偽之人,其屬下必為阿諛奉承之徒也!”

曹操聽到邊讓一再出言侮辱自己,心下惱怒,猛一拍案几道:“匹夫,當真以為吾不敢殺汝否?”

曹操對邊讓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讓,可其卻變得愈加肆無忌憚,簡直豈有此理!

若非顧及邊讓在士人中的名望,以及剛剛佔令兗州,曹操早已命人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邊讓聽問神情不屑的瞥了曹操一眼,嗤笑道:“吾大好頭顱在此,汝自可取之,索性彭城數萬百姓之魂未遠,吾正可結伴而行也!”

“匹夫安敢無禮?”

一旁早已忍耐許久的夏侯惇,未等曹操回話,再也按耐不住,騰的一下站起身來,怒目圓睜,以手指邊讓道:“汝一敗軍之人,明公寬宏不忍加害,卻如此不知好歹,屢出惡言,與畜生何異耶?”

邊讓聽言微微轉身,自上而下打量夏侯惇,微微搖頭。

夏侯惇見邊讓看來,冷哼一聲,怒目而視。

邊讓打量已畢,嘖嘖道:“聽汝剛才之言,猶如三歲稚童也,曹操為一己之私,妄動刀兵,使兩軍士卒枉死,何來寬宏?

為洩私憤,興無名之師,更倒行逆施,將彭城無辜之民屠戮一空,何來寬宏?

若吾為普通之人,並無如今名望,曹操可會相容否?

其因擔心殺吾不祥,引兗州動亂,故假仁假義,惺惺作態,如此虛情假義人,便是汝口中之寬宏耶?”

曹操聽完邊讓一番言語,氣得暴跳如雷,大罵一聲道:“匹夫安敢如此欺吾耶?”罵完便要下令將邊讓推出斬首。

帳中荀攸急忙起身勸道:“主公息怒,如今徐州未破,充州空虛,若殺此人,恐引動亂,得不償失也。

不若先將其囚禁軍中,待攻破郯城,平定徐州,再按罪處理不遲!”

邊讓曾在何進府中任職,故識得荀攸,當即怒道:“穎川荀氏,世受聖恩,今不思為聖上出力,反助曹操逆賊,是何道理耶?”

荀攸不想與邊讓逞口舌之利,抱拳看著曹操,目不斜視。

邊讓一心求死,以汙曹操之名,如此伎倆,荀攸如何看不出來,不光是荀攸,就是曹操亦心中明瞭,只是邊讓所說之言,實在太過氣人,一再挑戰曹操忍耐的下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