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承領兵站在大營門前,看著被屬下驅趕奔逃的百姓,面露得意,輕聲呢喃道:“孔文舉,名聲亦或城池,看汝如何選耶?”

說完大聲下令道:“於後方驅趕百姓,若城門開啟,即刻攻城!”

若是諸侯之間交戰,為顧及名聲,定然不會如此對待百姓,但管承乃海賊,為達目的全無顧忌。

孔融領眾人站在城上,看著被驅趕至城下的百姓,滿面怒火,心中甚為糾結。

管承的想法,孔融在第一時間便以猜出,知其利用百姓為餌,迫使自己開啟城門,從而趁百姓擁堵城門之即,大舉攻城。

此計甚為毒辣,孔融乃聖人之後,若眼看百姓慘死而不救,世人必言其枉為先賢之後,不僅自身名聲受損,更累及先人。

可若當真開啟城門,放百姓進入,劇縣便有傾覆之危,彼時城中百姓,必遭屠戮,當真難以抉擇!

逃難而來的百姓,距離城下越來越近,而賊寇在後方肆意驅趕,若有落後者,便一刀砍下,毫不留情。

百姓因此而死者,並非少數,一時間城外哭聲陣陣,慘叫連連。

孔融見此目眥欲裂,雙拳緊握,剛想下令開城,鄭益恩抱拳請令道:“稟府君,賊人隨於百姓之後,若不阻攔,一旦開啟城門,必蜂湧而至,則劇縣危矣!

益恩不才,深得府君厚恩,無以為報,願領精兵五百出城阻敵,以求為百姓爭取時間入城,望府君恩准!”

孔融聽完先是一喜,隨即想起其為鄭玄獨子,當即搖頭拒絕道:“汝乃文士,並非武將,此時出城太過危險也!”

一旁王脩同樣勸道:“府君言之有理,益恩莫要逞強!”

鄭益恩看著孔融,眼神堅定,大聲回道:“城外百姓慘遭屠戮,劇縣危在旦夕,益恩豈能只顧自己安危耶?

大丈夫故有一死,當死得其所,轟轟烈烈也!”

眾人聽完鄭益恩的話,皆肅然起敬,歎服不已。

孔融雙眼紅潤,把住鄭益恩的右臂,嘆道:“不愧為鄭公之子,當真俠義,既如此,吾與汝八百精兵,出城阻敵,萬事小心!”

如今劇縣城中只有三千士卒,孔融一次性給鄭益恩八百人,可以說已是極限。

鄭益恩對著眾人抱拳施禮,臉上露出一股決然之色,而後取過一條長矛,轉身向城下走去。

片刻,城門緩緩開啟,鄭益恩領著八百士卒快速殺出,而城外逃難的百姓,見到城門開啟,大喊一聲,拼命衝來。

後方一直騎馬觀察的管承,見到劇縣城門開啟,臉上一喜,大聲下令道:“速速搶奪城門!”

雖然管承亦看到鄭益恩領兵殺出,卻渾不在意,一來鄭益恩兵少,二來鄭益恩一身儒服,模樣文文弱弱,一眼便知絕非武將。

管承對著身後早已返回的心腹喊道:“生擒此人者,待城破,可賞百金!”

一眾心腹聽完狂喜,擒一文士,再容易不過,可謂白撿之功也!”

待管承話音落下,早有四五人影縱馬向鄭益恩殺去。

鄭益恩領兵殺出,對著四面奔來的百姓高喊道:“速速進城,不可擁堵城門,後方賊兵,自有吾來擋之,勿要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