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看著面前慌慌張張計程車兵,以為又有哪座縣城受到攻擊,嘆息一聲問道:“又有何處前來求援耶?”

士兵趕忙回道:“報府君,剛剛斥候來報,城外十里發現大批賊寇,人數約有數千之眾,皆手持武器,正殺奔劇縣而來!”

“什麼?”

“什麼?”

孔融和王脩聽完盡皆大驚,數千之眾,北海何時有如此實力之賊耶?

孔融猛然起身,大聲問道:“斥候可看清何方人馬,是何旗號?”

“只有一面舊旗,上書斗大管字!”

“管?”孔融和王脩聽完對視一眼,王脩疑問道:“莫非管亥乎?”

孔融也有些猶豫,畢竟管姓並不常見,而恰巧管亥就是其中之一。

孔融沒有回話,而是對士兵說道:“速命斥候再探,及時回報!”

“諾!”士兵聽完快速離開。

孔融此時面色恢復平靜,對王脩說道:“不管來者何人,肯定是敵非友,當全力擋之!”說完取佩劍掛於腰間,而後大步向外走去。

城外十里,管承騎馬走在大軍前面。

管承很有心計,他並沒有遠擇一開始就引兵殺向劇縣,那樣很容易引起麴義的注意,說不定還未等到劇縣,就被麴義派兵剿滅了。

對於麴義的實力,管承很是相信。

所以管承將手下化整為零,多者四五百,少者二三百,扮作流寇,四散劫掠,最後匯於平壽,而後再合兵一處,兵發劇縣。

“來人!”管承對身後喊道。

“承公!”

“向高密以及即墨方向多派斥候,嚴加察看,此兩處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第一時間稟報!”

“諾!”

此時,管承身後一名心腹不解問道:“承公,向高密派出斥候乃為監視麴義,何以向即墨亦派斥候耶?

據吾所知,即墨方向並無強兵,有何懼之焉?”

管承聽完不屑一笑,回道:“蠢材,即墨乃吾等退路,當然要派斥候察看,免有伏兵也!”

心腹聽完更加不解,追求問道:“膠縣在南,即墨在東,豈非越走越遠乎?”

管承聽完哈哈大笑,以馬鞭指此人道:“說汝蠢兀自不信,吾來問汝,麴義若救援劇縣,當從何而來?”

心腹不加思索道:“自是高密而來!”

“吾再問汝,高密在哪個方向?”

“自是南……!”心腹說到此處忽然停住,而後用手猛地一拍額頭,說道:“吾知矣,高密在南,若吾等退回膠縣,必與其相遇,故承公才選即墨,以此避開麴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