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牧之(第1/2頁)
章節報錯
棲遲巖,位於郯城南郊,依山臨水,風景秀麗,此時正百花爭豔。
在棲遲巖下有一精緻石屋,卵石鋪徑,竹以圍欄,清靜古悠,鄭玄鄭公便隱居於此,終日註解經文,孜孜不倦。
因為鄭玄的名聲太大,遠近文士聽聞其棲身於此,紛紛前來拜會,請教學問。
之初鄭玄顧慮禮數,一一接待,後因拜會之人絡繹不絕,影響注經,便開始閉門謝客,方才清靜!
孫乾在一名糜家僮客帶領下,來至石屋外圍,先命僮客歸去,而後於門外拜道:“弟子孫乾,前來向恩師問安!”
片刻,一名童子迎出門來,對著孫乾恭敬施禮道:“卻是師兄當面,恩師有請!”
孫乾對童子回禮,而後隨於其後,步入石屋。
屋內,鄭玄坐於軟榻之上,面帶微笑,精神矍鑠,在其身前案几之上擺滿經卷竹簡,新舊皆有。
孫乾見到鄭玄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弟子之禮,口中說道:“弟子孫乾祝恩師安康!”
鄭玄看著孫乾面露慈色,爽朗笑道:“數月不見,卻是乖巧許多,起身回話!”
孫乾起身,恭敬站在一旁,此時剛才那名童子取來軟席,放於孫乾身前。
鄭玄示意孫乾坐下,若有所指道:“公佑此來,莫非為麴義做說客乎?”
孫乾聽完心中微動,知道恩師雖不願過問世事,但卻心如明鏡,糊弄不得,當即坦然道:“不敢隱瞞恩師,卻為麴將軍之事而來!”
鄭玄見孫乾坦然承認,面露滿意,回道:“所為何事,且說之,念汝之面,若不違道義,為師自當斟酌!”
孫乾聽完肅容回道:“弟子事麴將軍數月,對其為人頗有了解,世人皆言麴將軍無信無義,背主背德,以吾觀之卻並非如此。
麴將軍雖為武人,卻極有仁心,重視民生,善待百姓,轄下之民但有所求,無不應允,極受愛戴!
更是知恩圖報,先前孔北海受他人唆使,剋扣糧草輜重,以為牽制,然田楷興兵犯境,麴將軍念及收留之恩,不計前嫌,毅然起兵,傾力相助,力保北海無虞。
以麴將軍今日之實力,覆滅北海可彈指一揮間,然卻不為所動,可為君子也!
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麴將軍正如逆水行舟,稍有不甚,便有傾危之險,故慎之又慎!
然其出身涼州,雖為名門之後,卻早已家道中落,故多為中原文士相輕,甚為苦惱!
弟子左右思之,能解此事者,唯有恩師也,故請命而來,特求恩師指點!”說完對著鄭玄深深一拜。
鄭玄聽完孫乾一番言論,靜靜沉思,久久不語。
對於孫乾,鄭玄知之甚詳,雖非自己最得意弟子,然人品卻為上佳,絕非信口雌黃,胡編亂造之人,故麴義之事從其口中說出,可信度極高!
鄭玄細思良久,緩緩回道:“自黃巾亂起,漢室頹微,各路諸侯乘勢而起,侵州掠地,互相討伐,戰亂不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勢之所趨,非人力所能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