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郭嘉反問自己,荀諶搖頭如實道:“不知!”
“實來向先生告別也!”郭嘉說完向著荀諶抱拳微微一笑。
荀諶聽到郭嘉是來向自己告別,臉色大驚,急忙問道:“奉孝何出此言耶?”
其實當初郭嘉能來投靠袁紹,與荀諶的勸說有著很大的關係,不僅是郭嘉就連荀諶的親兄弟荀彧之前也一同效力於袁紹,只是荀彧認為袁紹難成大事,於年初便離開冀州投奔了曹操。
郭嘉緩緩說道:“先生當知,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斷,欲定王霸之業,難矣!
今又以一己之喜惡,妄殺有功上將,實非明主所為也。嫉賢而妒能,知人而不善用,忠讒不分,沽名釣譽,將來恐一戰而折也!”
說到這裡郭嘉緩緩起身,負手在廳中慢慢踱了幾步,似笑非笑道:“先生當真不知,數日前袁公何以讓麴義在界橋領兵先登乎?”
“嘶……這……?”荀諶聽完郭嘉的話倒吸一口冷氣,竟愣在當場無言以對。
……
冰天雪地,寒風呼嘯。
郭嘉終究還是走了,雖然荀諶極力挽留但也沒能改變郭嘉的心意,郭嘉走得很是決絕,甚至都沒有告知袁紹,只領著一名伴當揹著行囊便悄悄離開了,瘦弱的背影很是灑脫。
荀諶看著郭嘉遠去的背影,心中嘆息一聲,喃喃自語道:“奉孝,希望我們今後不會在戰場上相見!”說完又想到郭嘉臨走時對他說的話,面容一緊快速向袁紹的住處走去,樣子十分的焦急。
……
麴義不知道郭嘉的事,雖然原主人的記憶中有著郭嘉的身影存在,但卻很是模糊,想來原主人從來沒有刻意去關注過這麼一位,每每坐在角落裡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郭嘉在袁紹這裡一直非常低調,哪怕是昨天晚上那種場合,郭嘉也是獨自一人遠遠的坐在角落,甚至都沒有向袁紹和麴義敬酒,這也使得麴義並沒有注意到這位鬼才。
而且記憶之所以被稱為記憶,那便是隻有在你刻意去回想,或者聯想到它的時候才能記得起來。
太陽已經偏西,城外軍營中除了站崗和巡邏計程車兵外,再也不見一人,所有計程車兵全都躲進了帳篷裡,擠在一起一邊烤著火,一邊不住的搓著手。
北方的冬季黑夜總是來得特別早,氣溫也隨之降得更低,大有要將世間萬物全都凍住的架勢。
外面站崗巡邏計程車兵,在喘息之間口鼻處白霧隱隱,時間久了,鬍子眉毛之上皆掛滿白霜,像極了鬚髮皆白的老人。
寢帳之中,麴義獨自一人坐在榻上盯著案几方向,不過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麴義的眼睛轉動得很快,說明此時心裡並不平靜。
這是漢末,名聲最為重要,有一個好的名聲在很多事情上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也正是因為如此,麴義才坐在那裡猶豫不決。
忠,義,孝,廉,諾,乃是漢末最被世人所看重的幾點。
麴義已經背叛過韓馥一次,名聲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受損,再加上長年生活在涼州,很多中原人特別是文士對其頗有輕視,所以在袁紹沒有動手之前,麴義絕不會再次冒然叛走,呂布三姓家奴的下場,歷歷在目。
被逼走和主動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自己既要讓袁紹先出手,又不能讓他得逞,這個時機的選擇和判斷就非常重要了,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
要是有人能為自己通風報信就好了!
其實做為一名穿越者,即使這次袁紹不殺他,麴義也絕不會為袁紹效忠,稍稍瞭解一點三國的人都知道袁紹的為人和他最後的下場。
此人難成大事,絕不可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