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落葉歸根(大結局)(第1/3頁)
章節報錯
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彷彿給華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經濟、國防、文化等多方面都突飛猛進,能源徹底擺脫了桎梏。
2040年,第一座核電站技改全部完成,十臺可控核聚變機組,就可以滿足閩省、粵省、浙省三省的能源需求,效率根本不是十倍而論。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東亞電力集團成立了,專門用於對外提供能源,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的能源提供,可以說除了國家電網之外,東亞電力集團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力公司。
國家在這樣的局勢下,順勢徹底淘汰火電,讓火電結束了上百年曆史。
與此同時,一些核裂變電廠開始進行技改,改為可控核裂變電廠,畢竟不管是從安全來看還是從效率來看,核裂變是遠遠比不上核聚變的。
華夏投入數以十萬計人民幣,將一部分的核電廠進行技改,而華夏境內,再也不曾面臨缺電的問題,再也不曾出現停電現象,哪怕是再偏遠的農村,除非是電線出現問題,不然都不會再因為電力供應不足而停電。
國家出臺力度更強的生育補貼,鼓勵人民生育,而隨之生產力得到巨大的提升,物質愈加的豐富,越來越多的地方實現了共同富裕,雖然還有貧富差距,但是基本的物質保障卻是沒有問題,而華夏的國力也愈加的強大。
反重力技術,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突破後,在2045年,搭載著反重力裝置的空天飛機,實現了首飛,無需火箭飛射,直接垂直起飛,輕易直接脫離地球引力,進入了太空。
從理論上來說,新一代的空天飛機,具備著無限航程,哪怕空間有限,但是空天飛機的航程已經遍及了整個太陽系。
從地球到月球,時間只需要5個小時,所需要的時間甚至遠不如當初的跨州飛行。
而地球之間的航空,則是實現了2個小時圈,哪怕是距離再遠,在地球內,航空飛機的航班,都可以實現2個小時抵達。
在華夏的大力開墾下,月球的生命系統構建越來越大,前往月球生活、工作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真正的實現開發月球的目標,遍佈月球的科考站,使得華夏在開發月球資源上佔據著巨大的優勢。
一座座高精尖工廠,在月球上投建,甚至於連空天飛機,直接在月球上進行建設。
而月球上發現的新元素、新物質,也助力於華夏的發展,一些聞所未聞的產品開始出現。
2050年,人類終於徹底解決了癌細胞,攻克了這個困擾人類許久的絕症,而得利於物質的豐富以及醫療的普及,華夏的人均壽命首次突破100歲大關。
這一年,劉一辰60歲,按照古代而言,屬於花甲之年,不過在這個時代,60歲不是老年人,而是中年人,因為得利於醫療的發展,哪怕是到了60歲,依舊絲毫不顯老,抗衰老在過去數十年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劉一辰看著馮琳正在全心投入在研究之中,眼中透露著一些無奈。
社會的巨大發展,對於社會學科簡直是一個巨大災難,因為社會學科的理論,一出現就落後了,使得社會學科總是被吐槽著,而這方面的學者,每次開講座、上節目,總是會自嘲,他們只是擅長於總結,關於預測方面是很差的。
但是像馮琳他們,總是努力著去構建一套理論,去總結過去的發展,去分析未來,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一份貢獻。
哪怕他們構建的理論,往往很多是自我違背、難以自圓其說,也總是遭到質疑,他們也從未放棄過。
「劉一辰,你說為何人類發展陡然加速這麼多,為何明明可以維持至少五十年第一位置,卻短短時間轟然倒塌?」馮琳有些茫然,看著劉一辰。
過去三十
年或者說過去四十年的發展,簡直是突飛猛進,充滿著不可思議,曾經歷史的教訓和反思,根本就不適合於這段歲月。
「第四次工業革命!」劉一辰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三十餘年,我們始終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的生產力的提升,遠遠超過前面三次工業革命的總和。」
「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影響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世界,整個地球,它讓人類從地球文明,從地球內部轉為星際,這不僅僅是一個恆星系,而是跨恆星系!」
「目前我們的足跡已經出現在各個行星,探索各個行星,也開發小行星資源,嚴格來說,我們並還沒有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是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之中,我們距離第五次工業革命還有一段距離。」劉一辰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我們能利用的資源,不僅僅只有我們自己國家,也不僅僅是地球的資源,而是整個恆星系的資源,這種不是量變,而是一種質變。」
從2030年到現在,二十年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發展,科技的大爆發,遠遠超過了過去百年歲月,華夏的足跡並沒有止步月球,而是往著火星、水星等行星去探索,華夏的探測器甚至是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相鄰的一個恆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