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增選工作,2年進行一次,幾乎都是在奇數年。

今年的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在3月31日就結束了,也就是不再受理提交院士增選候選人。

而現在舉行第一輪評審工作,篩選出有效候選人。

按照程式與流程,各個學部評選各自學部的有效候選人,最終確定了有效候選人共533位,這533位有效候選人名單一出來,很快就公佈了。

每一次院士增選工作,都是備受矚目的,畢竟院士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自然而然人們就會用放大鏡去看,然後在其中難免會帶著一些有色眼鏡,存在著陰謀論。

距離最近鬧得最為沸沸揚揚的,莫過於2011年謝院士當選工程院院士,引起軒然大波,被輿論稱為‘菸草院士’!

要說能與這事相比的,得數過幾年的‘白酒院士’!

對於這些,劉院士並不進行評價,因為人家是合理合規的,沒有半點不符合院士評選,只是普通人接受不了罷了。

劉院士返回水仙港的時候,一個訊息在世界引起不小的轟動,那就是華夏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燃冰,學名叫作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所以被稱為‘可燃冰’、‘固體瓦斯’和‘氣冰’。

可燃冰分佈於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其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遠小於煤炭、石油等,且儲量巨大,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自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可燃冰就得到世界主要國家的重視,以美利堅、東瀛、德意志、華夏、高句麗等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都制訂了可燃冰勘探開發研究計劃,誰都不想在可燃冰領域落後他人,這就讓可燃冰成為油氣工業界長期研究熱點。

根據研究,全球可燃冰資源量為20萬億噸油當量,而我國海域可燃冰資源量達800億噸油當量,在南海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可燃冰資源,一旦可以採集可燃冰,那麼華夏將擺脫能源對外依賴,能源安全將不再是華夏的緊箍咒。

此次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成功,其試採作業區位於ZH市東南320公里的神狐海域,在3月28日第一口試採井開鑽,直到5月中旬點火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可燃冰礦藏開採出可燃冰,而且第一天日產超過1萬立方米。

此次可燃冰試採成功,意義重大,怎麼評價都不為過,雖然目前是屬於試採研究階段,還沒辦法用於量產市場應用,但是卻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許什麼時候技術突破了,可燃冰便可取代石油,成為新的能源。

《仙木奇緣》

劉一辰沒有多關注這事,因為這是至少5年內,是無法落地,改變不了能源局面,隨著華夏新能源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加,華夏對石油的進口量雖然還在增長中,但是增長幅度已經放緩了。

現在,水仙核電站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投入執行,這一期工程共建設6臺機組,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525億千瓦時,使得閩南地區的缺電得到大大的緩解,再也不用向之前農村、城鎮得時不時停電限電,未來5年內閩南都不會再缺電。

再加上閩省正在建設的中大型水庫,以及福清、寧德兩座核電站,未來15年內閩省的電力需求都能得到充足保障。

其中福清核電站2008年開工動建,如今6臺機組全部建成並進行執行發電,年發電總量可達450億千瓦時;寧德核電站2008年動工開建,四臺機組已經建成,年發電量達到300億千瓦時,而且目前寧德核電站正在申請二期工程,想要再建設兩臺機組。

正是有這三座核電站,使得火電發電廠全面地退出閩省,整個閩省形成了以核電、水電為主,風電為輔的能源格局。

水仙核電站完全建成只是其中的一個好訊息,另外一個好訊息就是水仙港1號線地鐵建成並投入執行,水仙港1號線地鐵連線著目前水仙港最主要地區,這將使得位於地鐵站區域的人們出行多了一個選擇,不用再苦等公交車或者打的,而是可以選擇坐地鐵。

畢竟地鐵不會擁堵,也不會延遲,又是最安全。

地鐵開通的第一天,人們紛紛選擇嘗試著坐地鐵,地鐵人滿為患,而地鐵價格也相當便宜,從頭到尾全程就5塊錢,雖然比公交1塊錢貴了5倍,但是人們卻更加喜歡地鐵。

而等到水仙港地鐵2號線、3號線建成並開通,地鐵網路將基本覆蓋水仙港主要區域,可以極大的緩解地面交通。不過地鐵2號線、3號線都得再過3年左右才建成,倒是明年中旬水仙港與水仙市的地鐵連線線將會建成,到時候從水仙港前往水仙市,將從原來的開車1小時路程,縮短到30分鐘,縮短一倍時間。

在水仙港地鐵1號線開通後三天,一個好訊息傳遍了整個水仙市與鷺島,那就是海底隧道正式建成並進行試通車。

這條海底隧道建成,意味著從水仙港到鷺島,不堵車的情況下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比原本需要1個小時,大大的縮短了時間。

甚至於,住在水仙市在鷺島工作或者住在鷺島而在水仙港工作的,都不用再稱呼是週末夫妻,九龍大學、鷺島大學的情侶,也不再算是異地戀了。

而這也代表著閩南金三角一體化的程序,得到了加快。

劉一辰在這些好訊息之下,心情也顯得不錯,水仙港這幾年發展速度迅勐,有著九龍時代、九龍大學兩個發展引擎,又有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讓水仙港發展潛力十足,從而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龍海、金浦兩個周邊地區,這幾年發展也都特別的快。

再這麼下去,也許用不了幾年,水仙港的GDP將會順利破萬億,成功踏入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在這段時間,九龍水務集團成果斐然,與鷺島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這鷺島投資建設2座日供水規模50萬m³/d的現代化海水澹化水廠,供水價格是1噸2.5元,這意味著這2座海水澹化水廠建設完成後,每年營收可達9.13億!

這幾年隨著社會發展,城市的建設越來越快,用水量也是與日俱增,除了鯉城還好一些,鷺島是飽受缺水之苦。

畢竟鷺島地域狹小,可作為水源的中型水庫稀少,單靠鷺島本地水源只能滿足鷺島用水量的十分之一!

而如今鷺島年用水量達到了7億噸,絕大部分的水都是從水仙市九龍江引水,交一筆買水費。

可是到了現在,鷺島的用水量還在攀升著,原本鷺島計劃在長泰建設一座重型水庫作為水源,而現在九龍水務集團則是提供了一個全新方案——海水澹化水廠!

雖然說,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至今已經差不多了,再有三四年時間就可以完工,這個工程被譽為鷺島第二供水水源工程,每年可向鷺島供水2億多立方米,但是這也只能滿足鷺島的近期供水安全。

而海水澹化水廠就不一樣了,直接在所需要的地方建設水廠,就近供水即可。

劉一辰瞭解到,九龍水務集團還正在與TJ市、魔都、鵬城、羊城進行談判,建設海水澹化水廠,不過相比起鄰居的鷺島市,這四個一線城市的談判程序並沒有那麼順利。

不過九龍水務集團也並不急,因為九龍水務集團的彷生膜生產也需要時間,再加上管理團隊的建設,以及資金上的安排,都非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