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正月二十四日。

全國範圍中小學均早已開學,開啟新的學期。而大學,也在陸陸續續地結束寒假。

這一天,央視《朗讀者》首播,正是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董青首次擔當製作人,於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期聯合播出,這一期的嘉賓之一是有著‘江湖大哥’、‘商業教父’的柳教父,這時候的柳教父,依舊是商業大老、科技大老,聯相還未被司馬大爺拉出來鞭打。

如果知曉幾年之後,柳教父的名聲的話,也許這一期不會邀請他作為嘉賓。

也是在這一天,央視新聞移動網正式釋出上線。

在這一天,姚鳴完成了身份上的巨大轉變,從籃球明星、籃球俱樂部老闆到籃協主*席的華麗轉變,可謂是眾望所歸,這幾年男籃的表現讓人都想噴一口血,讓人懷念曾經那隻亞洲霸主的勁旅。

而姚鳴不知道,接下來幾年,好評、差評交織在一塊,如果知道了,也許他現在不會毅然承擔起這個重任。

這一天,註定是不平凡的,因為同樣在這一天,九龍大學啟動了2013級、2017屆這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典禮籌備,學生會承擔起畢業典禮的籌備任務,開始制定方案。

在九龍大學,學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承擔起聯絡學生與學校的橋樑、紐帶的作用,參與了學校的執行管理,它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服務同學。

也因此,每一年學校都撥付了一筆不菲的經費給學生會,讓它起到該有的作用,畢竟如果沒有經費的話,那麼學生會就是軟腿蝦,面對學校的部門、學校的老師就是處於弱勢地位。

而這一次的畢業典禮的籌備,將由學生會擬定篩選出方案後,由學校專門撥付專項資金用於這一場畢業典禮。

畢竟,這是九龍大學第一次舉行畢業典禮,也是第一批畢業生,意義非同一般,是要載入學校校史的。

為此,在校務會的時候,特意邀請學生會代表參加,更是列入校務會的議題以及形成會議紀要。

劉一辰對於第一屆畢業典禮給予非常重視,因為一旦辦好了,下一屆就有跡可循,也就可以參照著辦。

而學生會接受這個畢業典禮籌備任務後,就開始擬定方案,在劉一辰啟程與閩省代表團匯聚前往京城的時候,學生會已經在對擬定的幾個方案進行意見徵集。

3月2日,閩省代表團抵京,同時國家統計局釋出了最新的統計資料,2016年華夏GDP生產總值達到94.01萬億,合計13.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5%,再次實現了高速增長。從資料顯示出,經濟執行處在合理區間,同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也在提高。2017年經濟雖面臨著風險,但經濟發展和宏觀政策仍存空間。

結構最佳化,屬於2016年經濟發展的一個側重點,對於生產過剩進行‘去產能’、‘去庫存’,展開供給側改革,原本專家學者擔憂的華夏經濟發展速度將換擋,並沒有出現。

而在2016年GDP統計資料出來後,許多經濟學家紛紛對於2017年經濟增速保持樂觀,認為2017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10%。但是影響經濟執行的不確定因素依舊存在,對於幾次深夜發推特‘A’的特總,大家都搞不清楚他是怎麼想的,又會有什麼政策。

當然還有幾個主要因素,一個就是經濟學家們預測,美聯儲估計會在2017年繼續加息,而在這個背景下,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可能繼續相互推動,引發潛在風險。再者就是民間投資雖然趨穩小升,但增長動力依然不足。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房地產市場降溫過快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

之所以會有兩個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因為2016年美利堅的GDP總值18.03萬億美元,華夏的GDP相當於美利堅的77.08%。

而過去歷史上百年時間,美利堅已經整趴下五個世界老二了,堪稱世界老二殺手!

也因此,對於美利堅的一些手段,華夏的專家學者也抱著警惕。

從去年7月份熊出沒那一天開始,一些曾經塵囂的言論,開始被冷處理,而那些曾經跳得歡的磚家,開始遭到了反擊。

在軍事上,一件件先進軍事裝置投入現役,加強了國防建設。對於資訊保安,國家也愈加的重視,網警的力量不斷加強,‘網際網路並非法外之地’這句話不斷被提起。

今年的兩會,將從3月5日正式開啟,閩省代表團抵京的時候,兩會的氣氛已經非常濃郁了,各種關於兩會的討論急劇熱度,任何新聞都在為兩會讓路。

就是劉一辰,也接受了一檔兩會專題報告作為嘉賓,主要是關於經濟以及教育兩方面。

這一檔節目主持人,是家戶喻曉的‘魯建’。

節目開始前,魯建和劉一辰私底下交流,交流著今天的議題,魯建暗暗打量了一下劉一辰,這是他主持節目中第一次成功邀請劉一辰作為嘉賓的,前面幾次邀請,都被劉一辰婉拒了。

自從劉一辰受楊闌採訪的節目播放後,就引起了很大轟動,這是劉一辰第一次對於自己的財富進行正面肯定的回應。

人們忽然發現,哪怕他們都已經不斷高估劉一辰擁有的財富,可是最後發現劉一辰擁有的財富依舊是超乎他們的想象,僅僅擁有的股份、股票,不算九龍大學和九龍時代,都有五六千億元。

這等財富,是極其驚人的。

這意味著,劉一辰能夠控制的財富,可能是五六萬億元!

魯建不是沒有見過超級富豪,但是卻沒有一個擁有的財富趕得上劉一辰的。

“今日兩會特別節目,關注兩會,開闢特別專欄,今日我們有幸邀請三位嘉賓,跟我們一起探討兩會。”演播廳,魯建開始節目的主持,“第一位嘉賓是來自人民大學的楊學琴教授,第二位嘉賓來自燕大的董瑞建教授。”

“最後一位嘉賓,來自九龍大學的劉校長,劉校長也是我國華科院院士。”魯建著重介紹了劉一辰。

“現在我們先進行第一個專題,是關於經濟的,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最新的統計資料,2016年我國GDP總量達到94.01萬億人民幣,合計13.9萬億美元,引起很大的熱議。各位專家對於這份資料,有什麼看法和解讀呢?”魯建拋磚引玉,開啟今天專題節目的第一個議題,經濟!

自從華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來,經濟始終是重中之重,也是歷次兩會最具熱度的話題,受到上下、海外的關注。

“去年房地產降溫過快,大家普遍認為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華夏經濟的發展,增長率將會很少見的低於10%。結果在過去的一年,我們依舊取得10.5%的增速,這一點是很出乎意料的。”楊學琴教授說了自己的看法:“從這一點來看,說明以往我們擔心房地產不作為經濟支柱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事實證明,到現在為止,國家的經濟還未被房地產行業捆綁,房地產行業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

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整體是遇冷的,除了一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房價出現小幅度增長之外,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明顯下跌,二線城市出現小幅度下跌,而三線城市則是大跌,跌回了三四年前的水平。至於縣城,則是跌幅更大,很多原本房價一平方8000元的,直接腰斬降到了一平方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