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上

一個青年正在介紹著‘試驗一號’衛星,包括‘實驗一號’衛星的引數、構成、操控系統,以及地面的操控室的準備工作,整個衛星在低軌道的執行動畫,清晰無比的體現著衛星的正常執行、變軌等工作。

這些動畫、全過程模擬,都藉助了超算中心進行多次模擬,最終形成的。

緊接著的是一個航天航空學院的博士生作為學生代表,介紹了‘水仙一號’的研製工作,以及相應的動畫、模擬成果。

雖然,也有本科生參與,但是領導者卻是博士生以及研究生。

最後,則是火箭組,介紹著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現在正在製造的運載火箭,屬於輕型運載火箭,主要是滿足於將重量150公斤以內的物品送往太空低軌道。

這一次不僅僅是要實現將衛星送往低軌道,還會印證著一箭雙星技術,同時將一大一小衛星送往低軌道。

運載火箭,按照其所用的推進劑來分,可分為固體火箭、液體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種型別。比如我國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一種三級液體火箭,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則是一種固液混合型的三級火箭,其第一級、第二級是液體火箭,第三級是固體火箭。美利堅的‘飛馬座’運載火箭則是一種三級固體火箭。

安級數來分,運載火箭可以分為單級火箭、多級火箭。

目前,在運載火箭方面,全世界可以說就三個主要玩家,分別是美、俄、華!

在輕型火箭、中型火箭方面,華夏並不會落後於美、俄,但是在重型火箭上面,華夏就遜色許多。

比如美利堅的‘土星五號’重型火箭,重2900多噸,推力3400噸力,能將120多噸中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其能實現載人登月,並且探索火星,這型重型火箭功不可沒。

而俄國,由於有著蘇聯的底蘊,在火箭技術上也是非常先進的,甚至某種意義上還要比美利堅厲害。

九龍大學,也是承擔著一部分華夏航天航空研製任務,包括探月工程、登月工程,只是作為後來者,很多技術九龍大學也得自己一步一步去探索。

劉一辰對於航天航空學院的工作,還是相當滿意的,只要繼續下去,

那麼未來絕對可期。

接近年底,喜事接二連三,因為超算中心終於完成第二期建設!

劉一辰參與了超算二期的交鑰匙,隨著超算二期投入使用,意味著九龍大學超算中心的計算能力進一步提升,可以滿足全省的計算需求,甚至還有像周邊省份提供服務。

可以說,一座超算中心,意義是非凡的。

它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大到難以想象,九龍大學憑藉著這一座超算中心,可以在結構力學、動力學、運動學、碰撞安全、流體力學的工程計算、計算物理、計算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氣象、醫藥、運籌最佳化、數學、航天航空等等學科,一躍成為世界一流學科。

對於水仙港而言,好處之大也是不言而喻,因為超算中心將會被應用於高校產業和現代服務、數字城市建設、城市抗震減災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將會優先選擇在水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