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隨著馮琳放假,有了馮琳相幫忙,劉一辰稍微可以喘口氣。

這期間,劉一辰會見一個個知名教授,有的在國際上名聲不顯但是在國內名氣甚大,有的在國內名聲不顯但是在國際上擁有很大的名聲。

總共敲定了88位教授、2位正教授、30多位副教授。

當然這裡面,沒有一個能夠立馬參與現在的工作,最快地都得到7月份。

這些教授或者研究人員,毫無疑問數學、化學是最容易的,而文學、社科類則是最緩慢的。

這也讓他深刻地意識到,為何要建立一所世界一流大學,會那麼不容易,這方面不僅僅是砸錢就可以了,還得底蘊。

一所大學,歸根到底最重要的就是師資力量。

隨著時間進入6月份,吳晨設計團隊完成了整個設計方桉,經過將近三個月的方桉調整,劉一辰和設計監理舉行了審圖會議。

“劉教授,這便是我們歷經近三個月調整好的設計方桉!”會議室中,吳晨指著投影在螢幕上的平面效果圖:“整個專案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水景觀部分,一部分是建築部分。”

“水景觀部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海岸、沙灘部分,一部分是內河景觀湖部分。”吳晨指著兩大部分:“海岸設計防潮標準為100年一遇,設計潮位4.75m,設計堤頂6.5m,採用複合式斷面,多年平均潮水位2.44m為界限,以下為沙灘,以上為生態護坡,生態護坡採用固沙護坡......”

看著護坡效果圖,劉一辰不由暗暗點頭,除了那幾個處於受海水侵蝕之地外,其餘可以說是形成人工沙灘,至於沙不夠的,只要投錢完全可以進行人工補沙,多年平均潮水位2.44m以上除了沙灘之外,還會種植椰樹之類,進行園林化打造。

一些固定的亭子、景觀建築物,則全部都設在高程6.5m的位置。

而因為這一帶處於颱風帶,所以也沒有出現什麼水上木屋之類的,因為水上木屋這種,颱風一來,基本上都會被掛倒。

&n的彩色瀝青跑道,用於讓人可以沿著海岸線跑步。

像這條彩色瀝青跑道,只執行人通行,不允許車輛通行。

“內河景觀湖,利用現狀四個湖作為底子,適當拓展,形成一個水域面積500畝的景觀湖,同時也作為滯洪區,防洪標準100年一遇,排澇標準20年一遇,常水位2.44m,為活水鹹水交匯區,來水源經過溼地淨化後流入景觀湖,在入海口設定排澇閘......”看著這個景觀湖的設計圖,劉一辰不由得想起了燕大的未名湖。

&n的地方設定了寬5m的休閒步道,在高程7m的地方又設定了彩色瀝青步道,高程2.7m高程6.5m處則是形成休閒、景觀交錯帶,有的是護坡形式,有的是臺階式,交錯有致。

“建築部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即教學區、居住區、科研區......”吳晨介紹著,1000套別墅就是沿著景觀湖分佈,學生住宿區則是位列教學區其他兩個方位以及科研區兩個方位,或者說不位於原本的徵地紅線裡面,而是在外面。教師的居住地則是位於科研區域,兩邊徹底的分開。

和圖書館,則是有兩座圖書館,分別是東區圖書館、西區圖書館。食堂則是設定了四座食堂,分佈四方。

在北側則是建設兩個附屬幼兒園、兩個附屬小學、兩個附屬中學以及一座附屬醫院。

建築風格則是閩南風格柔和進蘇州園林式,

設定了東西北三個大門,至於南邊就是海岸線和沙灘,就沒有所謂設定的門了。

學校內的建築,以中低層建築為主,沒有高樓層,而圖書館、高等研究院、行政樓體現著一種大氣,地面高程比地坪高程高了不少,透過大理石臺階進行銜接,整個校園的地坪高程並非統一,而是有高有低。

各個院系分開,各自獨立。

而科研區域,則是相對獨立、保密,基本上本科生都不會再到科研區域。

總共48個實驗室相互獨立,錯落有致,以及最中間的為超算中心。

“這就是我們修正後的方桉,需要再徵地5000畝地,整個工程費用達400億元,其中水景觀部分50億元,其他部分350億元!”吳晨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劉一辰沒有說什麼,就是看著平面效果圖和其他效果圖,他不得不承認,吳晨確實厲害,將閩南風格和蘇州園林風格融合在一起,而且建築主要以低樓層為主,像宿舍樓之類的高樓層則是移到其他三邊,移到學校外邊去,從而減少對學校的效果,學校內綠化面積、水域面積都夠大,道路也可以通行各個地方,沒有出現那種斷頭路。

東邊為教學區,西邊為科研區,中間被景觀湖、別墅區幾乎隔斷,形成兩個幾乎獨立的個體,但是風格又協調。

劉一辰對著中建集團的負責人說道:“陳總,你讓測量人員將最先徵地紅線測量出來,同時讓各個村的村長、書記明天到這裡來一趟。”

中建集團這一次是總承包單位,這位‘陳斌’正是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