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元宵佳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宵佳節
這是劉一辰、馮琳第一次在京城過元宵節的,作為華夏一個傳統節日,對於很多人而言,只有過了元宵節,才是真正過完年。
元宵節不過,學生沒有心情上課,打工人沒有心情上班,上班時摸魚成了普遍現象。
二人前往三里屯,這裡比較熱鬧,還有元宵佳節的喜慶味道,不然的話還未開學的燕園一帶,顯得頗為冷清。
他們和往年一樣,都是到了正月底才開學。
“聽說這裡的三里屯酒吧街是京城夜生活最‘繁華’的娛樂街,我們還是第一次來這裡吧。”馮琳看著這裡燈紅酒綠,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襯著大都市喧囂與奢華。
一直以來三里屯酒吧一條街總給人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誰也看不清它的真實面目,誰也不能給它下一個準確的商業定位。
特別是今天元宵佳節,這裡的氣氛就比平常還要愈加熱鬧,城市白領、金領以及各色之人隨處可見。
甚至於在酒吧中,你還可以看到明星。
只是劉一辰和馮琳一開始還覺得好奇、新鮮,後面就覺得格格不入,環境頗為不適應,酒吧的氣氛熱鬧,一個個少男少女們宣洩著自己無窮的精力,但是在他們看來卻是太吵了,腦袋嗡嗡作響著。
所以半個小時左右,二人就出來了。
結果剛剛出了酒吧到達門口,就見一拉風的跑車過來,那咆哮的發動機顯示著它有多麼強大的動力,然後跑車停住後,就看到一個戴著墨鏡、渾身穿著名牌的年輕男子從跑車上下來,摟著一個頗有姿色、身材婀娜的年輕貌美女子。
劉一辰怔了一下,雖然戴著墨鏡,走路也頗為囂張,不過他還是認出了,這一位不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王校長’麼,被稱為娛樂圈的紀委書籍麼。
再看其摟著的美女,劉一辰腦海裡愣是沒找到其是哪位明星,劉一辰不由得感慨,這位‘王校長’果然不愛明星獨愛網紅,這女人不就是長著一張網紅臉嗎。
不過,夠囂張的,展現著一位富二代的奢華生活,豪車、名牌、美女......
“這人是誰啊,這麼囂張?”馮琳嘀咕著,雖然今晚看到了不少豪車,但是最高調的還屬於這個和他們差不多同齡的人。
“一個富二代!”劉一辰淡笑道:“萬達集團,王大富豪的‘獨子’唄!”
不過普通人這時候可不知曉萬達集團的王大富豪,得到2013年左右王大富豪成為王大首富,才真正走入普通人的視角,那時候再加上王校長在網際網路名聲大噪,王氏父子可謂是‘虎父犬子’的代名詞,從此在網際網路紅了十餘年。
“一個富二代,有什麼好顯擺呢!”馮琳撇撇嘴說道。
自從得知了劉一辰擁有的財富,寒假之時在水仙港看到那一大片正在施工的巨大工地,馮琳就有一種覺悟了。
元宵佳節之後,二人就泡圖書館,距離開學還有不少時間,馮琳正在努力著修改文章,需要查閱的資料一堆,像這種要具備學術研究價值的文章,都需要有真實的資料作為支撐,而燕大圖書館,就有這些資料,這裡就如同一座寶藏,就看人們怎麼去挖掘這一座寶藏。m.81book
東歐這一塊,要平原有平原,要港口有港口,可以透過黑海與世界各個地方相連,它也曾經輝煌過,當初繼承的龐大家產,那可是讓華夏都無比紅眼,它掌握的技術哪怕自它誕生以後20年依舊還有些讓華夏眼饞,而它有著大平原,是塊大糧倉,可以說地理位置是相當優越,可惜它成為世界頭號敗家子,僅僅30年就將自己繼承的龐大家產給敗得一乾二淨。
這個地方,所發生的事情,絕對是屬於具備很高的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價值的,研究具備一定水平,都可以出書,而且不是僅僅一本書,而是可以出一系列的書,從方方面面去分析東歐。
研究國內的,你怎麼研究都比不上其他專家學者,但是跳出國內的視野,就有大量文章可以做了,而且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
這就是劉一辰給馮琳找的路。
劉一辰則是在研究著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
哥德巴赫1742年給尤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這麼一個猜想:任意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寫信請教當時名滿歐洲的大數學家尤拉幫忙證明,可惜一直到死,尤拉也無法證明。
自此以後,‘哥德巴赫猜想’就困擾著整個數學界,長達近三個世紀,哪怕有著許多數學家前赴後繼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也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卻始終沒有人能夠最終證明他。
截止到目前為止,關於‘哥德巴赫猜想’最大的研究成果,就是1966年陳景閏證明了‘1 2’成立。
這個‘1 2’可不是1 2=3,而是‘任意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當然,在數學界也有從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推出:任一大於7的奇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的猜想。這一猜想也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奇書的哥德巴赫猜想’。如果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則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會是對的。
但是反過來,若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不一定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這難度可比其他要難得多,不然的話也不會困住世界數學界將近三個世紀。
要知道過去的三個世紀,可是數學取得突飛猛進的三個世紀,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數學家,甚至其中還有數學家是屬於封神的那種。
但是就是沒人能夠給出完整的證明!
可是直到燕大開學這天,劉一辰也依舊沒有什麼頭緒,他將‘哥德巴赫猜’的相關論文、文章都看了一遍,包括維諾格拉多夫所證明的充分大的奇質數都能寫成三個質數的和,也就是‘哥德巴赫維諾格拉多夫定理’或‘三素數定理’。但是依舊在哥德巴赫猜想上難以下手,感覺無法將哥德巴赫猜想這棟大廈進行封頂。
這一天,劉一辰抽出時間來,卻是看馮琳的論文,劉一辰看得很仔細,包括中文版、英文版,和劉一辰的習慣一樣,論文都用兩種文字寫成,中文版是為了國內或者華人學者看,不用再辛苦的查閱英漢字典看論文,而英文版純粹是為了刊登論文。
如今的主要權威期刊,基本上都是海外的,國內的權威期刊雖然有,但是要麼是影響因子低,要麼有著亂七八糟的事,大水漫灌,始終沒有太大的含金量。
在這一方面,華夏要努力的依舊任重而道遠,學術自然有學術的嚴謹,是要經得起推敲和研究的,任何衝量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