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旁邊沒有太監什麼的幫著喊,姜若自個兒擺了擺手,如此道。

“臣有事啟奏!攝政王”國士監大祭酒越班而出,躬身道。

“講。”看著那隨行處妖風陣陣,頭頂一片黑霧,似有多頭蜈蚣穿梭的大祭酒,姜若面色不改。

“南安書院近來天降祥瑞,臣之恩師南安書院院長仰慕攝政王已久,特請攝政王前去論道。”

南安書院院長閆光?他怎麼會請自己去論道?

還“仰慕”自己已久,自己和他都沒有什麼交集,怎麼會突然要請自己去“論道”?

雖然這個世界被汙染的不成樣子,但是他對於這位書院院長的觀感還是很好的,畢竟從行為上來看,這也算是個好人。

這位南安書院院長棄仙道而修文道,養一身浩然正氣。說得明白點就是:

讀書就可以變強,寫書就能變得更強,有人看並且給你打賞投票……額,是認同你的觀點,那麼你就有可能無敵。

可惜,哪怕這文道盡頭的至聖,脫離凡俗的仙人,最終也不過怕是一盤神明餐桌前的珍饈!

只因這世間的一切道統,無論是仙道還是文道,無一例外,都來自於那些畸變的諸神!

所謂修文道修仙道,不過是修行方式不一樣罷了,其實都是修仙的一種,其中的境界也是通用的。

修仙,何意?修行成為仙人,就是修仙。

然而,這世間的修行之路,都是絕路!修行之路的盡頭是一張張貪婪的大嘴。

除非,有一位“神明”願意捨棄到嘴的美食,放任其變強。那他們才有可能成為新的神明,而後傳下道統,擺脫“肉食”的身份,成為“肉食者”的一員。

所以這位書院院長叫自己去“論道”究竟是什麼意思?姜若有些疑惑,心中暗自提防,卻並沒有表現出來。

這種世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不然很有可能屍骨無存。

“孤知道了。”姜若點了點頭,隨即開始接著進行朝會。

午後,姜若一人步入皇城中的南安書院。

南安書院,建在鳳鳴山上,這鳳鳴山傳說曾有鳳凰落於此地故而得名,而把書院建立在這裡,據說也是為了使“文道昌盛”。

“大災變”後,各大勢力紛紛將其與人間皇朝區分開,割據一方,將原本屬於各大皇朝的地區據為己有。

而南安書院,也是為數不多的留在大齊皇城的較為強大的勢力了,可院長從來都是深居簡出,但只教書,所以真實修為不為人知。

而今日,從不管天下事的南安書院院長,竟就等在鳳鳴山下。

整座鳳鳴山,就好似一團黑色的肉球,而一額頭處多長了一張嘴巴的中年男子正在山下等著他,很顯然他正是南安書院院長:閆光。

“攝政王駕臨,實在是令我書院蓬蓽生輝啊!”

“哪裡哪裡,院長客氣了!”二人一見面,寒暄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就由閆光引著這位攝政王上山。

這院長看起來長的還是比較正常的嘛。姜若心中暗道。但隨後,他就收回了自己這句話,因為就在這位院長為他領路的時候,他才發現:這位書院院長,前後各長著一張一模一樣的臉。

好吧好吧,果然還是那種畫風,那沒事了那沒事了。

這山路走的是黏糊糊的,踩著就好像是踩在什麼軀體上一般。

“對了,不知院長此次喚孤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啊?”走了不知多遠,姜若有些沉不住氣了,於是問道。

“攝政王當初‘明月幾時有’一曲文采斐然,聖人聽聞攝政王之詞曲,十分欣賞,因而想要見閣下一面。”閆光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一邊走一邊自顧自的說道。

他似乎很欣喜於這位攝政王能夠得到“聖人”的“青睞”,前後兩張臉上下四雙嘴巴都笑得合不攏了……當然,姜若能夠看到的,只有身後那兩張嘴巴。

聽到這句話,姜若頓時毛骨悚然,汗毛直立!

“乾陽子”,南安書院創始人,被稱為“聖人”的存在,已經位列仙人之列!

而這位近乎傳奇的事蹟,也是令無數人如此狂熱於修仙的原因之一。

仙人者,已經擺脫了人的身份,擁有近五千載的壽命,而那代諸神牧守的,大多是仙人。

可事實上,確實是“牧守”,只不過“牧”的是“兩腳羊”,“守”的是由“羊”變成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