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懂個屁(第1/2頁)
章節報錯
改造工程不小,怎麼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才能弄好。
老張也不可能天天躺在涼棚下面看著張顧到底要弄個什麼出來。
城外農田的收割正幹得如火如荼,張家的田也要收。
張家在城外有五百餘畝地,都是租給佃農種的,到了收割的時候張家也不能只等著佃農把租子交上來就萬事大吉了。
這個時候是維護主家和佃農關係的最佳時間之一。
佃農搶收是體力活,而且一年的收益就在這幾天裡體現出來,因此作為主家,便要慰問一下佃戶。
送些酒肉吃食和舊衣服給佃戶,這就是主家與佃戶維護關係的主要手段。
地種的好不好,糧食打得多不多,都要看佃戶用不用心。
地裡減產了,吃虧的可不止是佃戶,主家虧得更多。
因此只要是有心的主家,都會盡量的維護好與佃農的關係,不光是逢年過節、春種秋收之時要體貼一下佃戶,平常在佃戶家有個大事小情,能搭把手的也要搭把手。
老張要出城去慰問佃戶,順便還要去跟各個種田大戶商量一下收糧食的事情。
種糧、收糧、賣糧,糧食就是張家的主業。
張顧也不可能天天盯在那點工程上,而且那個工匠頭老漢做得不錯,圖紙扔給他,基本上也不用怎麼過問,事情做得依然很好。
於是知道老張要出城跟佃戶聯絡感情,敲定一下收購糧食的事,張顧也就想跟著一起去看看,這也算是深入基層瞭解民情嘛。
聽到兒子要跟著自己一起出去,老張老懷大慰。
自己創下這些家業為什麼?不就是想留給子孫後代嗎?
以前兒子只知道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讀得都有些傻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變成了不通世事之人。
現在兒子居然知道關心起家中之事,這就是開竅了。
沒有什麼訊息能令老張如此開心,當下忙不迭的答應了。
這次是兩頭毛驢和一輛馬車一起出行。
兩頭毛驢,兩父子一人一頭騎著,馬車上裝的是送給佃戶的一些新鮮豬肉和臘肉,以及一些大人孩子穿的舊衣服。
這也就是秋收之時,要是在年節的時候,主家就要給佃戶家裡送上幾匹粗布,讓佃戶家中老小能做身新衣服過年節。
此時地裡的麥子已經割完了將近一半,裡面上留下兩寸長的麥稈,原本像是金色海浪的麥田,如今就像是沒了頭髮的禿頭,麻麻賴賴的,很是難看。
張顧口中叼著一根麥稈,身體隨著毛驢的步伐擺動著身體,狀態十分愜意。
“爹,咱家的一畝田能產多少麥子?”看著田地裡堆著的谷堆,張顧突然想起自己還真不知道這個世界一畝地能產多少麥子,於是順嘴問道。
老張略微想了一下,說道:“咱們這裡都是旱地,水澆地很少,不管種什麼米,一畝也不過就產兩石左右而已。
這還是年景好,風調雨順的時候,要是趕上一些天災,一畝能出一石就是老天賞臉了。
要是趕上大旱或是大澇,不但顆粒無收,還要把種糧摺進去。
不過今年的年景不錯,是個豐收之年,一畝地產兩石米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