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童政退下去,皇帝又拿起計劃書的副本看了起來,他覺得這份新穎的計劃書很有借鑑的意義。

如果童政能夠將此事辦成功,那麼慶國還有許多皇家專控的東西可以採用這種辦法。

介時他的內庫就能豐盈起來了,再也不用緊緊巴巴的過日子,皇家花園也能有錢收拾一下了。

堂堂的慶國,三個皇家花園只有一個還看得過去,餘下那兩個都二十幾年沒有收拾一下了。

計劃書剛看了一半,就有一個小太監走進來,輕聲稟報道:“皇上,太后那邊叫人送來話,說皇上要是不忙的話,太后請您去一趟。”

“太后叫朕過去?”皇帝問了一句。

那小太監說道:“是,太后是這麼說的。”

皇帝將那份奏摺副本合上,放在書案的一角,用一個香爐壓在上面。

然後站起身來,吩咐道:“備肩輦吧,朕去太后那裡。”

此時緣故和尚也在皇太后的長樂宮中。

他也是在等皇帝過來,好把推廣新種田法的事情攬下來,這是他答應張顧的。

五年之內將新種田法推廣到整個慶國,這是他給張顧做出的承諾。

緣故和尚正在給皇太后講解著《心經》,剛剛講到“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時便有太監來報:“太后,皇上到了。”

緣故和尚聽到皇帝到了,忙站起身來,躬身相候。

皇帝從外面進來,走到皇太后身前施禮道:“兒子見過母親大人。”

皇太后擺了一下手笑道:“行了,別多禮了,過來,在哀家這邊坐。”

皇太后說著,在軟塌上拍了怕。

皇帝笑了笑,在軟塌上坐了,這時緣故和尚才合適施禮道:“貧僧緣故見過陛下。”

皇帝笑道:“禪師坐吧,無需客氣。”

緣故和尚謝了一聲,又在錦凳上坐下來。

這時皇帝才對皇太后笑道:“母親,您叫孩兒來,可有什麼事要孩兒做?”

皇太后笑道:“哀家從緣故大和尚那裡聽到一件事情。寮州郡寮方城有人弄出一種新種田法,可以使小麥畝產高達六百餘斤。

而且這種新種田法已經驗證過了,種了三畝,每畝均達到六百斤以上,皇帝,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畝產六百斤以上?”皇帝驚呼了一聲,說道:“這怎麼可能?用慶國最好的田地種小麥,畝產也不過就是三百四五十斤,差一些的田地也就三百斤上下。

畝產六百餘斤,母親,這是誰跟您說的?”

皇太后笑了笑,說道:“這事兒是緣故大和尚跟哀家的說的,哀家也見過了那個弄出新種田法的人了。

此事緣故大和尚最清楚不過,他是親自收割的那個麥田,皇帝可以問問大和尚。”

皇帝滿臉的不可置信,然後轉頭看向緣故和尚,說道:“禪師,可否給朕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