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雲行。

這是宋朝程安仁《西湖四景》中的開頭四句,寫的是陽春三月的美景。

不過程安仁寫的是西湖的陽春三月,而張顧的陽春三月卻是在寮方城外自家的田地裡。

此時的張顧就站在自己的那三畝試驗田裡,看著馬六帶著兩個長工在地裡幹活。

也不對,不應該說張顧是站在試驗田裡,他是躺在試驗田裡。

一張躺椅,一個矮几,一張矮凳,還有一把油布做的大遮陽傘,張顧就躺靠在躺椅上喝著茶。

碧羽拿著一把蒲扇坐在矮凳上,在旁邊給他趕著蟲蠅。

三月底,田裡的雪已經化完了,土地也化了有兩尺深。

張顧叫人漚的肥七八天前就漚好了,還是老辦法漚出來的,就是用稻草火硬生生加熱之後漚的。

今天肥裡的熱度已經散完了,張顧就領著碧羽帶著馬六和三個長工來田裡撒肥。

昨日馬六和兩個長工已經把田翻好了,今日就是把那些漚好的肥均勻的撒到三畝田中。

撒完之後,還要用牛拉著犁耙再把地翻上一遍,這樣糞肥便能跟土壤混合得更好了。

此時的土地年年重糧食,年年用的也是草木灰,田地裡的肥力已經少得可憐了。

這也是張顧為什麼把糞肥翻到土裡的原因,這是在增加土地的肥力。

田地旁邊還漚著一些肥,那是用羊糞漚的,這些肥是當做追肥用的,就是等麥子長到三寸長的時候,再把這些羊糞均勻的撒到田裡。

在人畜的糞肥中,羊糞是最好的,因為羊糞不燥熱,撒到田中當追肥用不會燒壞麥苗。

今天撒完糞肥,再翻一遍,放上七八天就可以種麥子了。

看著馬六三人撒肥的人不止張顧和碧羽主僕兩個人,在田地不遠處還有一幫子人在看熱鬧,同時也在指指點點的議論。

議論的焦點就是老張家的這個敗家子少爺在幹什麼,為什麼把臭烘烘的糞撒到田裡,把田地弄得這麼髒,長出來的麥子還能吃嗎?

去年老張家的這個少爺就叫人在田裡堆了很多的牛馬羊糞,還用火燒,大家都搞不懂這位少爺要做什麼。

問人家,人家只是說:“你們看著就好了,問那麼多幹嘛?到了秋上你們就知道了。”

人家不說,那大家都看好了。

於是只要張顧的這三畝地裡有人影晃動,周圍的人就跑來圍著看熱鬧。

張顧也懶得管他們在說什麼,只要他們願意跑來看,自己的目的就達到了。

自己這麼辛苦的折騰,不就是讓他們看看田地是如何施肥的,施過肥的田地會增產多少。

他相信只要這些個農夫見到張家的麥子比他們的麥子多收成一倍,到了明年,不用你說,他們便會紛紛效仿。

這樣一來,用不了十年八年的,整個慶國的田地裡都會施上肥。

因為一旦官府發現了這個好處,他們就會大力的推廣這種種地方式,根本就不用自己費心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