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往東百步,便是當今洪武皇帝的寢宮——乾清宮。

此時正殿內遍點宮燈,亮如白晝。

雖已是亥時,朱元璋卻並未休息。

他坐在寬大的御案後,手提一支狼毫筆,在一張劄子上寫著批覆。

突然,朱元璋眉頭一皺,收住了筆。

“不對勁!”

一旁侍奉的中年太監忙恭聲控背,低聲應道:“皇爺,可是哪裡不妥?”

“嗯,”朱元璋輕輕轉著手中筆桿,思慮好一會才道:

“喜順,去把何三給叫來。”

“奴婢遵旨!”這喜順年約四十,乃是朱元璋的貼身太監,得令後疾步出殿去了。

此時偌大的殿內,便只剩朱元璋一人。

他丟下筆,從御座上站起,一邊揉著太陽穴,一邊緩步走到階下。

踱了幾步之後,朱元璋抬起頭,看向漆黑一片的殿外。

“我就覺得哪裡不對勁,”他自言自語道:“這孩子今天表現的太穩重沉靜了。”

頓一頓,朱元璋揉著頜下,又喃喃道:

“在咱面前,他不慌不張,應對從容,根本不像是十二歲的孩子。”

“就是太子、老二、老四,在這個年紀,看見咱也慫的不行,表現更不如他。”

“難不成真是見了鬼?”朱元璋的圓臉上,滿是狐疑。

他正獨自琢磨著,喜順帶著人,來到了殿外。

“皇爺,何三到了!”

朱元璋抬起頭,揮手道:“何三進來,喜順,你把殿門帶上。”

“是!”殿外兩人,同時領命。

何三低頭進了殿內,他穿著藍色飛魚服,身材頗為魁梧。

下一刻,殿外的喜順,吱呀一聲,關上了殿門。

何三走到朱元璋跟前數尺處,單膝跪地,低聲慨然道:“微臣叩見陛下。”

朱元璋卻未看他,隻手一揮道:“起來說話。”

“微臣遵旨。”何三領命起身,卻未挺直腰桿,身體朝著皇帝,微微前傾。

“上月,咱叫胡惟庸帶一副藥給劉基,他去了沒有?”朱元璋的聲音不大,卻透出無限的威嚴。

“啟稟陛下,正月二十七午後,右丞相曾去東井巷,拜訪過誠意伯,一個時辰後回府。”

何三的話不帶任何感情,好似說的人和事,都與他沒半文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