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旺角街頭車水馬龍。

李仁杰帶著關家琳跟蹤在這幾個女孩的身後,一路穿街過巷,從深水步跟到來到了旺角。

幾個女孩結伴走進了一座大廈,兩人怕被發現,只能躲在街角,眼睜睜看著帶著溫碧琪上樓。

只人來人來的街頭上,不少男人頻頻側目帶著曖昧不明意味,朝色眯眯地朝關家琳打量過去。

關家琳自小就沒有來這過這種品流複雜的地方,感到了某種危險,下意識躲在李仁杰身後。

她伸手抱住他的手臂,壓低聲音悄悄的問:“吳sir,你有沒有覺得他們有點不太正常呀?”

關家琳自小就長得非常美麗漂亮,像個受上天寵愛的安琪兒,平時習慣了別人關注她的目光。

但是她現在覺得這些人的目光含意,似乎和其他人的有點不一樣,給人感覺十分猥瑣不堪。

李仁杰只是輕笑說:“關同學你長這麼漂亮,天生麗質,換作是我,也會多看你一眼。”

關家琳聽到他那毫不掩飾的讚美,心裡如吃了蜜糖般開心,眉眼含笑地輕輕瞥了他一眼。

李仁杰並沒有給關家琳說明白,這些人都是經常在附近尋花問柳的老色鬼,自然對她不懷好意。

關家琳穿著這一身純白色校服,如此明媚靚麗、清純貌美的學生妹,自然引起他們的關注。

尤其是她出現在這種魚蛋檔扎堆的地帶,更容易讓人家都誤會她是那種出來撈的學生妹。

只不過她身邊站著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李仁杰,自然沒人敢來上來試探真假,調戲一番。

魚蛋檔,即系康樂中心。

這種「魚蛋檔」於1970年代末才興起的澀情場所,這種玩意的俗稱是新鮮的名稱,但經營形式只不過承繼了以前「酒帘」、「音樂廳」、以及「美容院」和「浴池」的格局。

這兩年「打魚蛋」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澀情玩意,漸漸發展成為香港整個八十年代銀業主流。

他們通常會招徠「未夠稱」的女孩作做女侍應,可以讓顧客在高靠背座椅及昏暗燈光中對其上下其手(唧魚蛋),進行不可描述的活動,而進一步的交易多數是另覓他處。

根據警方不完全統計數字,顯示1980年上半年港島灣仔區約有20間「魚蛋檔」,到1981年已增至34間。

而作為全香港澀情事業最興盛的九龍地區,魚蛋檔的密集程度,幾乎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東起彌敦道,西達亞皆老街、南至南灣、北至染布房街,三十餘條街道範圍內,各類澀情場所共有二百五十間,而其中一百二十三間估計是「魚蛋檔」。

他們主要集中在彌敦道、上海街、登士打街、新填地街、缽蘭街與白加士街。

按保守估計,一般「魚蛋檔」內平均有十名魚蛋妹工作,則上述區域有一千二百三十人。

在1981年1月18日,灣仔警局就計劃向香港政府提出修訂法例,以便打擊「魚蛋檔」,反映警方面對這些走「法律罅(漏洞)」的活動往往束手無策。

首先「魚蛋檔」的持牌人以「聯誼團體」及「康樂團體」、「夜總會」、「體育會」向政府登記。

他們的招牌通常以「樓上茶室」為名,由於「茶室」不會賣酒,亦母須領取酒牌,因此開業的限制較少。

其次是警方執法極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