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一時三十分。

李仁杰載著陳碧珠離開,從新界的汀九麗都灣,返回香港中環,路上花費一個鐘頭。

兩人回到警察總部的時候,剛好碰到從學校回來的曾曉瑜和蔡景輝兩人,大家都沒還沒吃飯。

於是一起,去餐廳隨便應付一頓。

時間下午十三時多,大家都沒有休息,繼續集合開會,群策群力去解決這一件少年失蹤案件。

會議內瀰漫著一股淡淡咖啡的味道,每個人都在打醒精神,抓緊時間傳閱著最新的資料訊息。

板上寫著失蹤時間:32小時。

李仁杰新增了一些重點資訊,以時間為線索中軸,試圖把相關的訊息連結,追尋康納的足跡。

尋找失蹤人口是要非常注重實效,但想要在短時間調查得這樣詳細,卻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

馬小雯第一個報告,“失蹤人士的資料,已經由電臺(警方)通知到各個警署,失蹤小姐派人去康納可能會去的目的地搜尋,以及軍裝巡邏的時候也會注意疑似人物。”

李仁杰插了一句,“讓他們重點關注灣仔和尖沙咀兩個地區,這些都是外籍人士出沒的地方。”

馬小雯點點頭,繼續說下去,“失蹤人士的資料亦已經向有關媒體公告,電視臺和電臺已經在中午播映,報紙則要等明天刊登。”

李仁杰點點頭,“GOOD。”

王芬妮接著繼續報告:“我們釋出尋人公告後,目前三個分割槽接到八名熱心市民的電話,給我們提供了資訊,分別報告在尖沙咀、荔園,香港仔,還有大嶼山....”

她無奈地搖搖頭,“不過下面分割槽的調查小組派人出去核實,確定不是我們要找的人。”

大家都沒有氣餒,如果這麼輕易就找到這個洋鬼仔,那麼馬達裡也不用親自上門來救助了。

李仁杰轉過頭,“你們在學校打探到什麼情況?”

曾曉瑜報告道:“我們去學校教務處向班主任瞭解情況,康納的確是一名品學兼優的書院仔,成績好,人純品。”

她停了一停,繼續補充說:“不過有其他課老師反映他最近一段時間,顯得有孤僻不合群,功課沒及時及交,上課的時候也恍惚走神。”

李仁杰側側頭“遇到什麼事了?”

曾曉瑜點點頭,“班主任說當時找他聊過,但康納堅持自己沒事,老師本來準備過幾天再找他父母來學校談談的。”

李仁杰繼續問:“那他平時在學校,一般都和什麼人來往最多?”

蔡景輝搖搖頭回答:“都是班上的同學,不過都是普通的同學關係,沒有很密切關係的那種。”

他停一停,“不過據班上的同學說,在半個月前有見過康納以前的死黨韋恩,來學校找過他。”

李仁杰看著他,“韋恩?”

曾曉瑜接著解釋道:“韋恩以前也是英皇喬治六世學校的學生,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等生,有兩次記大過的處分。”

她露出無奈的神情來,“遲到早退,打交逃學,考試作弊,喜歡惹是生非,那些壞學生有的不良行為,他都做盡,十足似個油脂飛。”

陳碧珠不由好奇地問:“一個遊手好閒,一個品學兼優,如此天差地別,怎麼能夠走到一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