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九倉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

至少在這場九倉爭奪收購戰中,大家見識到了黃河實業背後的資金之雄厚,簡直是深不見底。

財經界有人開始分析,黃河實業收購九倉此舉的目的,試圖去揭開他們背後的真實意圖。

在香港政商兩界哪個人不知道,李鈞鴻是個精明能幹的實業家,長袖善舞,聲名煊赫。

他掌控的黃河實業控股集團,顧名思義是一家從事實業的公司,卻極少在金融市場高調行事。

就算他們不瞭解黃河實業的真實底細,但也知道黃河實業旗下擁有幾間知名大廠,日賺鬥金。

水星電子有限公司,從事生產製造商業和娛樂消費電子,包括辦公裝置和娛樂產品等。

白天鵝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諸如雪櫃、冷氣機、洗衣機、微波爐、等大件的生活電器。

工業探索技術有限公司,從事機構件類產品的設計,精密工業儀器和自動化裝置的製造。

香城南豐紡織公司,做出口成衣產品,雖然比較低端,但曾是黃河實業賺取利潤的龍頭企業。

獅城生物科技製藥公司,研發和生產日常使用的中成藥和西藥,同於屬於薄利多銷的生意。

黃河實業的五間大廠,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國際頂尖大廠,但在香港卻是數一數二的華資品牌。

有人分析黃河實業這次收購九倉,難道是想以此為跳板,也是有意進軍商業地產市場嗎?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做地產生意是朝陽行業,在逐漸代替市場不斷萎縮的傳統紡織產業。

雖然香港製衣工業仍然佔本港工業生產首席,目前製衣業佔出口總值的40%,僱傭工人為全港工人總數的30%,可謂一枝獨秀工業。

但自1977年歐洲共同市場採取貿易政策,對香港紡織品實行進口實行限額,行業前景漸漸哀鴻遍野。

在這樣的背景下,黃河實業或許是覺得紡織業不景氣,繼而想向地產業發展,也不足為奇。

畢竟做生意,要懂得未雨綢繆。

李仁杰喝了半杯熱茶,靠在沙發上百無聊賴地問:“工商銀行的股權現在還沒處理完嗎?”

大廈一樓的大堂裝修工程基本完畢,專案按計劃正在驗收當中,就等這一樁收購塵埃落定。

雖然這棟大廈被黃河實業購買下,也要等到舊的租戶約滿搬走,才能動工改造修建。

李均鴻稍微沉吟了一會兒,“在等等吧,那邊董事會那裡似乎還有不同意見,不急一時。”

他做事不會冒進,始終都保持一點穩重的心態,這使得他在商界浮沉中,時刻保持清醒。

李仁杰露出了一絲笑意,“既然他們這麼不識抬舉,不如就派人去翻一翻他們老巢的爛賬。”

李鈞鴻想了一下,微微搖頭,“也不用逼著他們這麼緊,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們不簽字了。”

他心中早有決斷,不想節外生技。

兩人在談論對的是香港工商銀行,在1917年開辦,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這家銀行目前有員工五百人左右,在香港、九龍、新界約有二十家分行,是一家中型的公司。

它的最大控股股東是海外信託銀行,黃河實業這幾年透過資本操作,慢慢地成為了次大股東。

黃河實業在去年和海外信託銀行達成初步的收購合約,對工商銀行的股權發起了全面收購。

香港工商銀行的總資產還不到十億,去年對外的財務報告卻有千萬港幣純利,這就值得玩味。

黃河實業對於這點小把戲也不太在意,上司公司要塗些胭脂水粉,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李鈞鴻只是想把工商銀行這個架構拿下來,然後整頓資產,剝離其他業務,歸納到自己名下。

他是對這樁銀行收購案是相當看重的,即使是穩重的他,也不免那點喜悅都形於臉上。

畢竟他在這事上傾注了不少心血,對於穩固他的商業帝國版圖,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他去年決定買下這座金門大廈,除了給旗下企業搬進來,也有為工商銀行入駐這裡做準備。

這座寫字樓在中環的位置不錯,將來把總行搬遷到這裡來,也是有利於提高自身的企業形象。

畢竟做銀行,門面形象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