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生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丁可可租住的地方在榮城湧邊鎮,湧西村。地處大海入海口,北面靠山,村口不遠有一條三十多米的大涌。
這裡曾是個小漁村,現在的湧西村是公認的貧民村,出租屋大多是八十年代的老屋,獨棟的小平房居多,房租便宜,地方大。居住的大多是從農村或外地來這裡謀生的小攤小販居多。
湧西村的原住戶大多舉家遷往新區,他們沒有賣房子的打算,全國在如火如荼地搞並村入鎮,城市擴張加快,這裡已規劃,併入海景旅遊線路,等著拆遷,希望能談個好價錢。
丁可可選了湧西村122號,一個80平米的小平房,兩室一廳,還帶個二十來平的小院子。
很多人嫌棄這裡,靠山地勢偏高,有個斜坡,做生意要推車、扛抬不方便。丁可可倒是挺喜歡,雖然舊些,但好在一切傢俱物件俱全,提包入住即可,房租還便宜每月300塊錢,不包括水電費。
榮城南區九拐十八彎有個舊貨市場,丁可可在工地時,跟工友來淘過幾次寶,他喜歡看書,計劃擺地攤賣書。
二手書市場拿貨分兩種,打好包一捆一捆地按斤出售,不挑不選二元一斤;散裝挑的四元一斤,最低量三十斤起批。捆裝書賭運氣,如果好賣的書多,利潤高,散裝書安全,但貴,利潤薄。
丁可可見其他拿貨的一般選七成捆裝,三成散裝。散裝主要挑週刊,月刊、都市言情小說居多……
心裡有底。
張大爺曾經說過,做生意不管價格心理是否接受,都要砍幾刀,對方認為你是行家,才不敢騙你。
“老闆能便宜點嗎?你看這書又舊又破……”丁可可學著買菜時大爺大媽砍價的樣子一本正經的,挑剔嫌棄。
“小哥,剛入行的吧?沒了解行情就來啦!現在廢紙六毛錢一斤,舊書兩元,愛買不買,嫌舊拿新書去。”老闆是個十幾歲年輕女孩,身著露臍裝,畫著紫色眼影,脖子上掛著個耳機。
一開口就把丁可可慫在那裡,風中飄搖,懷疑人生。
“麗麗,怎麼對客人說話?”一個6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從裡屋走出來。
終於來了個正常人……
“都讓你別弄這些?又不缺錢,盡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兒,要是我爸知道了,非把你這攤兒掀了不可。”女孩發著牢騷,重新戴好耳機,跟著音樂節奏搖搖擺擺地走了出去。
老闆見丁可可還是學生模樣,幫他做起推薦:“小夥子,第一次拿書呢?”
丁可可害羞地點了點頭。
“言情小說、雜誌多拿一點,讀者文摘許多女生喜歡,價格便宜也可以多挑些。”
老闆一邊挑,丁可可一邊問:“爺爺,你之前也擺過地攤賣書?”
老闆看丁可可年紀不大就要獨立謀生,感嘆道:“我像你這般年紀也開始在外討生活,做過許多事,賣書做得最長久,靠它可養活了一家人呢。現在看紙質書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做,要挑些熱門的書。”
老闆幫丁可可挑了些暢銷書,又拿了一捆捆裝書:“小夥子,第一次拿不要太多,先試一下讀者口味,然後再慢慢加。掙錢不容易,萬事開頭難,慢慢地有熟客就好做了。”
丁可可感激地看著老闆:“謝謝爺爺。”
老闆幫忙挑的,加上自己選的,一共挑了兩捆打包,接著又稱了30斤散裝書,開啟自己的地攤生活。
他把書分類,鋪滿了客廳。
心想:好人老闆就是靠譜,這批書除了少量封面殘缺、皺褶之外,可用率有98%以上,雜誌類有200多本,小說有150多本,其他科技,實用技能類有45本。
他去二手市場淘了輛三輪車,還有擺夜市需要的電瓶,燈架,油紙等,一切就緒,選了離湧西村半小時車程的龍城工業區夜市,開始新生活。
鋪開藍條油布紙,大眾喜愛的言情小說,雜誌擺在最前方,工具內書藉擺在裡面,三四平米的攤位,重重疊疊鋪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