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暖花開。

書房內,響起一陣讀書聲,聲音空靈,宛如天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放下書卷,一名身著暖黃色秀裙的少女,雙手撫腮,明媚的眼眸中帶著一抹柔情。

“或許也只有‘青仙’那樣的氣度,才能寫出這樣滿懷豪情的詩句吧……”

梁傲雪臉色微紅,露出一副追憶的模樣。

大乾天狩九年,西域番國舉十萬之眾,侵犯邊境。

適逢幼主臨朝,諸事未穩,只得遣公主及民女數百人遠嫁塞外,以求和親。

同月,番國國師又在界河邊擺下擂臺,每日高聲叫罵。

揚言他日定要捲土重來,斬盡大乾文脈,擄其子民為牛馬!

一時間,舉國上下群情激憤。

無數青年才俊,疾馳千里,上門挑戰。

卻不想這妖僧經史子集無不精通,一番較量,年輕士子們竟只落得個掩面而逃的下場。

甚至連大乾最負盛名,棋書雙絕,有著“勝天半子”之稱的陸九機,也敗下陣來。

國內人心士氣,一落千丈。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

那人十幾歲年紀,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宛如乞丐,卻氣度不凡。

一葉扁舟,孤身渡江,眾目睽睽之下,登上擂臺,論道三日,辯得國師啞口無言。

國師羞怒交加,頓生殺意,刀斧加身之際,那年輕人淡然一笑,只留下了半闕詩句。

正是這半闕詩句,令國師聳然動容。

不但親自護送那人過河,還將公主及眾民女歸還,並許下了有生之日,絕不踏入大乾半步的誓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言可退百萬師!

自此一役,那個年輕人成為了天下無數讀書人的偶像,被認為是謫仙臨凡,因其腰間繫著一根青藤,故被世人尊稱為“青仙”。

梁傲雪兩眼微紅,貝齒輕咬,要不是青仙,此刻她已身在塞外苦寒之地,過著受人凌辱,生不如死的日子。

因為她正是被派往和親女子中的一人。

只可惜自那日之後,那個年輕人便再無音訊,她也只是在匆忙之間,看到對方一個模糊的背影。

看著案桌上那副輪廓模糊的畫像,梁傲雪眉眼間滿是傾慕之色。

“我上哪裡才能找到你呢?”

就在這時,一個丫鬟端著茶水走了進來。

“小姐,我把人給您帶來了。”

“嗯。”

梁傲雪點了點頭,眼底卻閃過了一抹嫌棄。

時至今日,她仍不明白,父親為何要找來這樣一個奇葩做她的伴讀書僮。

別人家的書僮,不說學富五車,起碼也是知書達禮,一表人才,而這個傢伙卻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一點讀書人的樣子都沒有。

更可氣的是父親偏偏還把這貨當做寶貝一般,待他比她這個親閨女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