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人分析,在諸葛亮用空城計守西城時,其實司馬懿看破了他的計謀,但之所以退兵,是因為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諸葛亮死了,他也活不久。

而這時的周超背後已經被冷汗浸溼,臉上煞白一片,就連手中的毛筆也被他無意識捏斷而毫不自知。

聶青最後的那句話,分明是看破了他外強中空的本質,的確,周超只見了那些人質一面,就知道他們不是什麼好人,而聶青把他們關了好多年,哪裡會不知道呢?

在聶青眼裡,城中的戰力不超過三千,若是在城門大開的情況下強行突破,即便城中真有三千兵,只怕也很難抵擋住聶青的進攻。

而他之所以退兵,主要還是聽了周超後面的話,目前聶青還不想暴露他的底蘊,也不想被巖門、淮陰城聯手針對,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對周超出手。

一個周超雖然沒什麼好忌憚的,但周超口中那支在隱秘處待命計程車兵讓聶青不敢輕舉妄動,他不敢賭,因為一旦賭輸了,那落馬坡就完了,現在的落馬坡還不是那幾個老牌超級勢力的對手。

再者說了,現在殺了周超對他來說也是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因為周超和他聶青都身負攻打中域的任務,他們是先鋒軍,能不能拿下中域就看這頭一場仗打得好不好了。

若周超死了,還有誰能接替他攻打乾都?有是有,但他們身上也都是有著其他的任務,不能把兵力損耗在那裡。

算來算去,也只有周超有實力,而且兵力也不多,不會把事情上升到跨域大戰的程度上。

所以就是這幾個原因,最終才導致聶青退兵的,幸好,他主動把攻打乾都的任務攬在了自己的身上,否則單靠一個「遣兵在外」的謊言,不足以嚇退聶青。

方才的鎮定,也都是周超裝的,他上過戰場,除了第一次守城時,緊張的情緒瀰漫在心頭外,這還是平生第二次。

說到底,兵力才是將軍信心的來源啊,身後沒有足夠的兵源,再強大的將軍也沒有勇氣說出「檣櫓灰飛煙滅」的話來。

不是誰都有冠軍侯勇冠三軍的能力,封狼居胥也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能做到,周超年僅二十歲,在這樣的年紀坐到這個位置已經很不錯了,但他也沒有把握以八百對七千。

像是落水一般,全身都被汗水浸溼,周超抬手摸了摸額頭,這才發現自己臉上一片汗水,頭髮也像是剛剛才洗過一樣。

「還好,還好!還好這副醜陋的模樣沒被聶青看到,否則他說不定會孤注一擲舉兵進攻!」

周超的臉上寫滿了慶幸,如果被聶青知道周超的真實情況,說不定他會不顧一切的進攻,雖說不會取周超的性命,但手下的無雙軍在劫難逃!

沒了人手,又沒錢財的周超到時候該如何再次起家,而一旦中域的戰爭打響,沒能力發兵乾都的周超,免不了一口「延誤軍機」的帽子被扣在頭上。

屆時都不必聶青動手,就會有人幫他收拾掉周超,這種事想必聶青會喜歡乾的。

強作鎮定不知不覺間就消耗了周超大量的體力和心力,見到火光慢慢消失在視野中後,周超這才趕緊叫人過去。

「你現在趕緊去聯絡柳義青,叫他把所有人都帶回來,若是有人膽敢不配合,一律殺無赦!」

沒辦法,誰知道聶青會不會突然殺一個回馬槍來,萬一人家察覺到不對勁,回過頭再來進攻怎麼辦?那他們還能夠抵擋嗎?

傳信的人騎上馬就跑了,周超的這項命令必須快速得到執行,都是打過仗的,如何能不明白目前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