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王不能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琳兒有這麼嬌弱嗎?”
楚王盯著帷幕,疑惑地想著,在他一直以來的印象中,周若琳都是一個刁蠻、被他寵壞的孩子,只要不順著她的意,就會大發雷霆。
但今日,他見到了另外一個周若琳,一個嬌滴滴的柔女子,那姿態就彷彿風中的弱柳,隨時可能會被吹倒似的。
還有就是哭,楚王已經有些不記得周若琳上次哭是什麼時候,而且一般她不開心,都是想辦法讓別人不開心,讓他人分擔她的情緒。
當時看到周若琳嬌弱地倒在地上哭泣,楚王真是沒想到那個哭泣的人會是周若琳,當時他都有些驚呆了。
“不過好像這幾天看到琳兒確實像換了一個人,難道喜歡上一個人真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
楚王想不通,在這方面他算不上是過來人,自己的正妻就是出自東川士族中最大的家族,這是一場政治聯姻,對楚王來說,他正妻的模樣,他都看不上眼。
至於其他的妾室,他也是挑好看的,一個個的往王府裡塞,算下來,他都好久沒去看一眼正妻了。
也因為自己沒有對人真正喜歡過,所以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被政治聯姻所束縛,如果有喜歡的,就自己去爭取,他是誰?天下無雙的楚王!他也需要犧牲兒女的幸福去聯姻?
思緒如麻,回過頭來時,才發現議事堂裡的三個人都恭敬地站著等著他發話。
“本王剛剛想到了一個問題,一時之間陷入了其中。”
楚王淡淡地解釋了一句,而且就算他只是在胡思亂想,以他的身份,還有資格讓他們仨等著。
“既然鬧劇結束了,那我們也就繼續談正事吧!”
他起身走到沙盤旁,拿起長棍比了比鹽礦和巨門關的距離,再比了比和樊城的距離,隨後有些洩氣的放下了長棍。
“你說得對,鹽礦只能放棄,巨門關在距離上比我們要有優勢,若是我們繼續把將士們留在那裡,一旦戰事起,我們根本來不及趕過去。”
他又看了看巨門關和樊城之間的距離,嘆道:“若是我們派兵在礦區和樊城之間駐紮,那鎮守樊城的兵力又不足,他們掉頭攻打樊城,我們支援起來也來不及。”
“地利啊!太重要了!天時地利,劉福祿已佔一半!。”
楚王嘆了一聲後沉默了片刻,突然他彷彿想到了什麼,說道:“若是劉福祿的目的只是鹽礦怎麼辦?他拿到鹽礦就嚴守那邊,那我們不是白白放棄了鹽礦嗎?”
這時,李偉成上前,施了一禮後說道:“楚王不必擔憂,您看地理位置,當初梁王把樊城一帶的沿海地區都讓給了我們。”
“鹽礦雖遠,但只是相對於樊城而言,而這鹽礦它有大半是處在我們這塊版圖裡,可能當時梁王也沒想到這貧瘠之地也會有寶藏吧。”
“如果這劉福祿的目光真如您說的那般狹小,那也無事,只需一紙書信遞到楚地,待您的無雙軍出馬,定能將他趕走,而且說出去也好聽,這只是在收復失地罷了。”
透過李偉成的話,楚王明白了,周超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劉福祿對他自己造成威脅,三十萬無雙軍一到,足以把梁地踏平。
而現在之所以不招來無雙軍,是不能落人口舌,單論兵力,是楚王的無雙軍最強,但為什麼楚王還不能一統天下呢?
因為他還不能太出頭,槍打出頭鳥,如果楚王表現得讓其他藩王感覺到了威脅,那麼對方有可能會合起手來共同擊潰楚軍。
一個藩王不是楚王的對手,兩個、三個加一起呢?這次行動也是,無雙軍不能先動,各方勢力都在盯著他們,一動就會讓人警惕。
哪怕無雙軍只是從楚地內地趕到外地,就是駐紮在陵州都不行,只要出了內地,就會讓人覺得,這是即將出徵的訊號。
可如果說無雙軍若是不動而導致一不小心楚王隕落於此怎麼辦?對楚王府和將士來說,自然是天都塌下來了。
但對士族來說,這時好事,這正好是士族接受楚王勢力的大好時機,而且他們還會多一個討伐梁地而不怕其他藩王與之聯手的理由:報仇!
替楚王報仇!誰敢插手,就是不共戴天之仇!梁王抵擋得了嗎?呵,不說人數上佔優,將士們滔天的怒火也會傾瀉在他身上。
而且就算東川士族第一時間不去攻打梁王,那其他藩王也會有所動作。為什麼?因為梁王手上有能夠殺死王的人!
在這個年代,“王”可以老死,可以病死、甚至可以被人暗地下毒毒死,但不能死於敵人之手,死了,那下手的那個人會被其他的所有“王”忌憚,從而促使他們聯手。
梁王不蠢,劉福祿雖然是個武瘋子,但他也不蠢,所以他們肯定是不會對楚王如何的,最不濟也就是把樊城及周邊屠個乾淨,就給楚王留幾個親信罷了。
“不能出動無雙軍,那我們可能要輸啊!梁王和劉福祿不會拿我們怎麼樣,本王不會出事,你們了不起就被剃成禿瓢,但是這對士氣的打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