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遇到襲擊事情很快就有了結果。

錦衣衛和李世民的黑衣人辦事效率都是很高的,很快的就為他們兩人送來了侯君集遇襲,但是侯君集的確沒有危險,並且成功的擊敗了敵人所作所為告知兩人。

這讓兩人都鬆了一口氣。

不過就在李承乾和李世民在知道了侯君集的情況之後,沒有多久在兩處營地裡面同時迎來了幾隻飛舞的信鴿。

還好這鴿子現在還沒有多少人去吃他們。

鴿子又沒有多少肉,還很靈活很難捉,才得以讓眾多的信鴿可以飛到他們註定的目的地當中,將他們腿上綁著的資訊交給需要的人。

魏王李泰,吳王李恪看著面前的資訊不由的同時大吃一驚。

“這怎麼可能?是誰敢如此大膽?居然敢沿路伏擊當朝大將軍?這是實實在在的謀逆了。”

不過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雖然覺著有人攻擊李承乾的岳丈,侯君集是好事,不過突然之間又有人給他們送來了訊息。

看著送來訊息,侯君集輕而易舉的就將伏擊他的人打敗,並且斬殺了主將,俘虜了伏擊他????????????????的唐軍士卒,一路疾馳去往長安瞬間渾身冰涼。

“怎麼會?侯君集是遭遇伏擊的,就算他是古之名將,在樹林裡面遭遇伏擊,也不可能如此輕而易舉的斬殺敵軍將領吧?這不存在的!”

李泰和李恪同時想著這樣的問題。

“不會的,不會的,一個是大將軍統領的是大唐的兵馬,另一邊伏擊的同樣是大唐的將軍,雖然不是大將軍但也不是酒囊飯袋,統領的也是唐軍。

唐軍伏擊唐軍,伏擊的還被被伏擊的打敗了,這怎麼可能?”

瞬間兩個人腦海當中閃過一個念頭。

“假的,這是假的,這是侯君集自導自演安排出來的一出鬧劇。

他從潼關而出潼關守將是知道他有陛下的命令的,可以隨意去任何地方,為什麼會阻攔他,不讓他再從潼關當中進去?”

這一個疑點被兩人想清楚之後他們下面那些將校雖然在不住的恭維著他們時來運轉,絕對會獲得李世民的看中,絕對會比李承乾要有優勢,不過最終結果卻讓兩人明白了。

眼前這些人都在忽悠他們,都在騙他們,難道自己能想清楚,他們就想不清楚嗎?

可能李泰和李恪根本就不知道他們麾下的兵馬並不是那麼的為自己著想,只是為他們自己著想。

這自己和自己可不是同一個自己。

再有了這樣的打算之後,李泰和李恪雖然相隔甚遠,不過卻是做出了很恐怖的動作,同時嘆了一口氣。

“時不我待,這是要把我們逼上絕路啊,等到侯君集回了長安城,隨便一點名頭,就是我們擅自伏擊於他。

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按板上的肉了,沒有任何人能夠再相信我們,聽我們的,只會和我們為敵。

我不認命我更不要做那無名無理的鬼,我要和他們戰上一場。他們不是逼我嗎?那我就和他們打上一局,看看到底是誰能夠笑到最後。”

李泰和李恪有了他們的想法之後,看著站在眼前正在那裡等候,自己安排到眾多支援自己的人,無論是原本世家大族當中的,還是附近的折衝府的,疑惑者是跟著自己的和自己有所關係的。

只要有點兒實力的都在自己眼前,看到這些人李泰和李恪野心不由得騰騰的往上漲。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不就是有一個天策上將的名頭有一點兵馬了嗎?我現在也是輕而易舉的就有如此多的兵馬。”

不過就在李泰和李恪感慨完了,他們兩人也獲得兵馬,能夠和李承乾一較長短之下,兩人向著他們的心腹一說,他們的打算要回去,趁著李世民病重,更有那小道訊息傳出李世民已經亡故。

李承乾召集他的兵馬,名義上雖然是回長安城集合北上對抗西突厥,但是實際情況現在西突厥又沒有前來犯邊,你去對抗個什麼勁?

還不是為了你的兵馬,回去之後掌控好兵馬之後登基為帝?作為帝王,就算突厥真的來了,你也不可能再次領兵出征吧,以帝王的名義號令天下才是你應該做的。

這淺顯易懂的道理被眼前的人很快就推理的調理清晰,不過就在眾人推理完畢之後,又看著李泰和李恪在那裡等候著,該用什麼樣的名義回長安城。

這又是一個難題,總不能兩人就這樣冒冒失失的帶著隊伍回去吧?

李世民要是真的沒有事情,他們可就麻煩了,????????????????要是真的出了事情,他們還能夠爭上一爭,就像是李世民一樣。

誰做到這一個位置之上,天下就是誰的,說什麼都是對的。

就在兩人在這裡絞盡腦汁,不過他們揮下的人也不是酒囊飯袋,很快的就為他們想出了辦法。

清君策!

三個字在被心腹有意提起之後,李泰和李恪的野心徹底的爆發出來。

“對,就用清君側的名頭。

現在誰都沒有見過父皇,只有一個孫思邈在那裡傳達著命令,這是妖人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