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再臨定襄(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原最英勇善戰的將士回返折衝府,這也代表了五原那些為非作歹的突厥部族被徹底的解決。
在有突騎施部族哥舒一脈出馬之後,那些小部族在瞭解了其中情況緣由之後紛紛的自付雙手來到徐雲雁面前請罪。
同時他們還給徐雲雁帶了一份重禮,那就是那些被他們捉來的,教導他們讀書字的文人。
在徐雲雁他們解決五原的事情開始再次返回雁門,準備從雁門去往雲中,徹底的解決雲中突厥人問題集合雁門,雲中和五原三地和安北都護府將定襄徹底的包圍起來,再解決定襄的突厥人的時候,再來到雁門,總算是得到了一個好訊息。
雁門縣令徐桂昌城門口迎接了徐雲雁。
“李將軍好事啊,潘大人在雁門突厥人被解決之後,留下了必要的防守人員之後全軍開拔雲中,已經傳回訊息和雲中折衝府合兵一處,雲中沒有反覆的突厥人了。”
聽到這裡,徐雲雁不由的心中一喜。
“雲中折衝府都尉辦事效率倒是挺高的。”
徐雲雁在這裡半開玩笑的說了這麼一句???????????????,現在是難得的好心情的時候,而徐桂昌卻是搖了搖頭。
“雲中基本上就沒有突厥人做出雁門和五原這樣事情的部族,只有極少數的突厥人胡作非為,當然能輕而易舉的被解決了。”
聽到了這徐雲雁更是心中不由一喜。
“看來這世家大族的手還沒有那麼長,沒有將所有的有突厥人聚居地的地方全部號召起來,現在真是得天之幸啊!”
徐雲雁這麼感慨著,然後對著徐桂昌說到。
“徐縣令,既然此間事了,還剩下一個定襄,定襄新收復被突厥人掌控了數十年了,我等也不能夠提掉以輕心,現在我就揮兵北上,徐縣令還是在雁門主持大局,儘快為眾多遭受突厥人侵襲的黎明百姓重建家園。”
徐雲雁說了這麼一聲,在徐桂昌在這裡點頭的時候已經越過徐桂昌帶隊北上了。
定襄,曾經頡利居住過數年之久的漢家城池,被李靖收復之後,再一次落到了突厥人手中。
幾個小部族首領在定襄城池當中爭搶著地盤,有一個年紀稍大一點兒的部族首領,看著那幾個年輕的在這裡不管不顧的爭搶地盤,不由的在這裡看著他們說道。
“我們就這麼搶奪定襄合適嗎?萬一唐軍在來,我等如何是好?”
“唐軍他們敢來嗎?我們抓了這麼多的人質,他們敢來?
要是他們真的來了,我們就把我們捉來的人質推上城頭守城,難道這些漢人會不管不顧的攻城,不管他們同胞的死活了不成?
要是真的這樣,一個人質活著就能去他們的陛下那裡告狀,難道他們不掂量掂量嗎?”
一個小部族的首領在這裡說了這麼一聲,而這年紀大的卻是看著他。
“我們為什麼非要來到定襄城當中呢?北邊的草原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們完全可以再去北邊,在我們的草原之上生存,這不比困於定襄城當中要好嗎?”
只是這個年老的剛說完,這年輕的看著他說到“難道你沒有聽到那文人說嗎?頡利的財寶可都藏在定襄城池當中,我要撅地三尺也要挖出頡利的錢財,等到將頡利的財寶挖出之後,我才會離開,現在離開我覺得心有不甘。”
原來是他聽到了頡利的財報所在,要是頡利知道這些人在定襄城池當中準備挖掘自己的財寶,還不一定會做何感想。
他哪有哪門子的財寶在定襄城當中放著?
他們突厥又沒有多少值錢的,除了牛羊馬匹和人口,其他的金銀對他們來說有什麼用?
缺錢花了,到南邊兒去搶不就是了?非得留下這東西?更何況他們突厥士卒又不用發軍餉,真是有些人覺著付出太多了,送了一些牛羊也就能夠安撫下來。
不過就在這一群突厥人在這裡胡作非為,在定襄城當中掘地三尺,去挖那頡利可能埋下的寶藏的時候,在北地一隻唐軍氣勢恢弘的向著定襄城方向趕來。
這正是解決了雁門,雲中,五原三地突厥事宜的徐雲雁。
雖然隊伍再一次減員,又一次壓著一部分文人去往長安,等待李世民處置,不過剩餘的這四千餘唐軍卻是跑出了四萬突厥騎兵都很難跑出的氣勢。
在這唐軍氣勢恢宏的殺向定襄城的時候,在這個定襄城當中,缺撅三尺都沒有任何收穫的突厥???????????????部族聚在一起。
“怎麼回事?不是說頡利的財寶就在定襄城當中嘛,為什麼我們在定襄城當中搜尋了這麼長時間,還是沒有任何所得?”
一個突厥頭目在這裡咆哮著,其他的頭目同樣是在這裡臉色很不好看,而那一個年長的再次在這裡出言相勸。
“我們快點兒離開定襄去北面的草原上吧,那才是我們突厥人生存的草場,在這個定襄城池當中只會讓我等放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