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當中,李世民月老的職責總算是下線。

不過剛下線之後,江南一帶風調雨順,可是江北眾多地方卻是從去年秋收之後到現在基本上是滴雨未見。

如此情況糧食產量堪憂,眾多地方上書,希望朝廷能夠撥付一部分糧草隨時應對糧食減產之後產生的難民。

李世民那個恨啊。

“這怎麼真的讓自己趕上了?”

這是貞觀元年,是的,過年的時候,李世民在大肆賜婚的時候也將武德十年改成了貞觀元年。

本來改完之後成為自己的時代,應該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才對,而現在呢?

剛改了元,就有人上書北地糧食可能會減產,更有甚者已經上書請求撥付糧草,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民了。

這讓李世民的臉實在是沒有地方放。

東宮當中,李承乾在看著李世民處理完的奏摺是如此的多的需要糧草之後忍不住臉色鉅變。

“怎麼會如?難道真的如師父所說冬日裡缺水之後,來年開春的雨水冷仍然少之又少,顆粒無收餓殍遍地?

不行,絕對不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怪不得師父不遺餘力的為我準備糧草,只是這30萬石糧食還是太少了。

只是不知道父皇會不會在國庫當中留一部分,要是父皇要動用實在不行先把這個30萬石的糧草用出去。”

李承乾剛這樣想著,快步的拿著自己記錄的奏摺當中的一些問題,來李世民辦公的地方,詢問著李世民。

“父皇。”

在經過通傳之後,李承乾見到了李世民,輕輕的呼喚了一聲,正在那裡揉著額頭,因為處理政務已經焦頭爛額的李世民。

李世民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看是李承乾,笑著說到“乾兒怎麼來了為父這裡?”

在現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孩子雖然眾多,但是能夠讓他以父親相處的,也就這李承乾了,哪怕是他的寶貝公主在他的手中也不過是維繫他和權臣世家之間的利益工具,總是要嫁人的,還是以皇帝自居為多。

不過最是無情帝王家,他可是對李承乾賦予了相當多的期望和感情的。

李世民也沒有管李承乾樂不樂意,還是有什麼急事,就招呼著他坐在自己旁邊,陪著自己一起看著奏摺,順便用著自己親身經歷來教導李承乾。

李承乾這一次沒有如李世民的意,乖乖的坐在他的身旁隨著李世民一起學習修改奏摺,反而是在這裡說了起來。

“父皇,我看到有多地上奏摺糧食可能減產或者絕收,需要我們調配糧草。”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這焦急的詢問著點了點頭。

“是呀,沒有想到今年是如此的艱難,有這麼多的地方等著我們去撥糧救濟。”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在這裡難為情的樣子,不由得說到。

“父皇,可否是糧倉當中的糧食不多?”

李世民搖了搖頭“糧倉當中的糧食還是足夠的。

還有前朝留下的糧食,救急可能出現的災民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我不相信會出現這麼慘烈的情況。”

李世民這樣一說,李承乾鬆了一口氣。

“既然糧食充足,父皇何不將這糧食提前運送到可能會出現災情嚴重的縣城以備不時之需?要是真的出現了情況,在調運糧草,那個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不應該出現的傷亡。”

這李承乾如此一說,李世民點點頭。

“乾兒真的長大了,這些事情都考慮到了,為父也是這麼準備的。

只是現在還沒有安排專門的官員去看看這些縣城具體情況。

有些官員就喜歡跟風,要是真的出了這樣的情況。

我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去救援的,就害怕他們見風就是雨謊報才出瞭如此情況。

只是如此不去看看,撥付糧草國庫空虛,在有變故,就沒有辦法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