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這座書山任而索取(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人很是和善。
就如同街巷中的鄰家老頭,是在看著對門的小年輕。
渾身裹著嚴嚴實實的面貌,除了蒼白的頭髮被梳理的整整齊齊,身上卻是有些不修邊幅的模樣。
柳秀心中知曉,這便是被整個大秦帝國所尊敬的儒家夫子。
不同於法緣和張真一,在和善謙和的外表之下,仍然深藏著那一絲身為兩教執掌者的超然。
眼前的夫子,就真真切切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
若是將他放在山下的田地裡,那便是最為合格且經驗豐富的老農。
這是柳秀潛意識裡的印象。
老人已經走到了他的面前。
柳秀畢恭畢敬的按照儒家學生拜見先生的禮儀,對著老人端端正正的行禮。
“學生柳秀,見過夫子。”
夫子稍微挪動了一下身子,最後卻是在一旁那年輕學子的意外目光下,穩住了身子。
老人笑吟吟的伸出手,扶住了柳秀舉著高過頭頂的雙手:“快起來,繁文縟節,不必拘泥。”
“夫子乃是儒家魁首,天下讀書人的嚮往,亦是我大秦浩然儒學的掌總,學生不敢有逾越。”
柳秀很真誠的說著。
這並不是因為他有事需要求助夫子,這一切僅僅只是因為眼前的老人,值得他這般尊重。
當年中原九州未定,夫子也不過中年,便帶著自己的門人弟子,遊走九州,傳播儒學,教書育人。
即便是刀斧加身,也絲毫不曾畏懼。
始皇帝一統九州,天下逐漸承平,老人便回到了三聖山,專心教學,更是有教無類。
寒去暑來,春秋流逝。
凡天下文人世子,誰人不尊稱一聲先生亦或夫子。
看著規規矩矩的柳秀。
夫子顯得很是開心,露出爽朗的笑聲:“你很好,真的很好!”
說完之後,夫子便指向一旁那年輕的學子,開口介紹道:“他叫孔繼聖,如是再過些日子,你就得喊他一聲大師兄了。”
孔?
柳秀面露疑惑,看向被夫子點破身份的稷下學宮孔繼聖。
只見對方已經衝著自己抱拳施禮,而後便按照來時的路,翩然離去。
夫子這時候已經是走在了前頭,向著這一望無邊的書山前路走去。
柳秀跟在後頭,亦步亦趨,兩人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個固定的距離。
夫子的聲音,這時也傳入了柳秀的耳中:“想必,你也能猜得出來,繼聖是孔家後人,亦是老朽師尊的血脈後人。”
跟在後面的柳秀,點點頭,未曾開口出身。
他知道,修為已經超脫凡人的夫子,能知道自己將這些話聽進去了。
他同樣知道,在大秦一統九州之前,夫子還年輕的時候,求學四方。
其中,便有這孔姓先生,獨獨為夫子授業數年之久。
那是儒家的一位先賢,若非是在修為之上略有不足,恐怕便是當時的稷下學宮夫子,儒家掌教之人了。
而當時的夫子,在學習數年之後,便發生了天壤之變,一夕之間,超然脫俗,一身儒學更是融會貫通,學究天人。
誰也不知道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只知道,夫子帶走了孔家的一個孩子,視為親子養育。
想必,剛剛那位孔繼聖,便是當初被夫子帶走的那個孩子的後人吧。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