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當一個紈胯子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安城中的大秦御道,直通皇城。
從朱雀門入皇城,左右兩側皆為六部五寺、京營諸軍官衙。
再往北走,層巒巍峨的承天門後,便是大秦皇帝所在的宮城。
門後三大殿。
太極、宣政、含露。
為大典、朝會、寢宮所用。
然而,此時非雲此處。
而是在承天門後,太極殿前,東側宮牆小門後的一片低矮小院中。
小院不大,內外三進。
雖小,卻有亭臺供人休憩,水榭投餵。
向陽處,更有兩隻仙鶴豢養,或展翅招搖,或俯首啄食。
白身黑翅尾,點綴一團猩紅,俯仰之間便有仙氣陣陣。
此乃當朝內閣首輔董重文所養。
只是此時,從宮外而來的天安衛官兵,急行之下卻是驚到了兩隻仙鶴,頗為張揚的振翅宣洩。
天安衛官兵充耳不聞,越過一進通政、六科值班房;再過二進六部五寺值班房。
到三進院內。
內閣中書舍人候立在外,向前一步便是冰錐滴水,向後一步,便是擾了閣臣們的軍國社稷。
內閣不用宦官,這是大秦文官們的體統。
天安衛官兵到了廊前。
“啟稟諸位閣老,雍藩世子入京,天安衛前來奏報。”
即便此刻院內,只有廊下站著的一名中書舍人,官兵也不敢抬頭。
那年輕的有些不像話的中書舍人微微抬頭,皺眉看向抱拳彎腰低頭頓足的天安衛官兵,嗓子裡鑽出一道細微的響動。
班房門框,被其輕輕敲響。
裡間未曾傳出傳喚,那中書舍人便推門而入。
至班房裡。
一縷暖香,從錯金紫銅薰香爐裡飄揚而出。
排排書架上,近期的奏章像是天安城城牆上的磚石一樣堆砌的嚴絲合縫。
年輕的中書舍人走向屋內深處。
一張雨後晴空圖垂於中庭,有山有水,無人無畜,一葉扁舟,空載漂泊。
一方長案居中放置,五張圈椅分位羅列。
五名身著大紅緋袍、腰纏玉帶,墜金魚袋、頭戴九梁冠的老者,身形或斜靠、或後仰、或墊腳、或翹腿,手中或握奏章、或提筆、或研磨、或品茗,各不相同。
居中,一名長鬚白鬢、鳳眼劍眉的老者,緋袍之上盤踞暗金團蟒,正襟危坐,目視步入進來的年輕中書舍人。
大秦首輔董重文!
“小白,何事。”
首輔大人的聲音,好似定海神針一般給人靜心,平緩和善如鄰家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