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葉繁就開始了自己忙碌的生活,去藝考培訓班學習專業知識,準備來年的藝考,其餘時間配合《滄海》的編寫。

經培訓班的老師介紹,中戲表演系的藝考分三個階段:

初試科目一般為:自我介紹、臺詞(自備)、聲樂(自備)、形體、集體小品等;

複試科目一般為:自我介紹、臺詞(自備)、聲樂、形體、藝術特長展示、小品等;

三試科目一般為臺詞(命題)、形體(綜合測試)、命題即興表演等。

葉繁可是知道,明年中戲分別會在燕京、杭城、連城設立招生考點,這也是中戲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校外招生,幾萬個應考生,最後就錄取了十幾個,可見藝考的殘酷,一點也不比高考差。

況且表演班的班主任,可是大名鼎鼎的常麗,對學生特別嚴格,哪怕96級的哪些未來的大明星,都因為大一的彙報作業,都被逼的想退學。

雖然葉繁不怕這個,畢竟前世那麼多小品也不是白看的。

不過面對藝考,葉繁的聲樂,形體肯定沒問題,如果專輯能在1月份發售,加上出版的小說作品,特長方面肯定更沒問題。

再不濟,唱一首《赤伶》,絕對碾壓全場,但是既然是這麼多人的考試,好勝心強的葉繁,那肯定要做那個第一。

所以臺詞和小品方面,還是葉繁的弱項。

下半年的時間裡,葉繁也要在這方面去加強,畢竟像聽王智文和吳鋼這類老戲骨說臺詞,不僅聽的清晰自然,還非常有味道,在看看那些流量演員,不記臺詞,說臺詞就報數字,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是每個人都是沈藤,記不住臺詞,但是有那個天賦把戲給接下去,所以葉繁的目標很明確,即便追趕不上那些老戲骨,但是臺詞也要達到一流的標準。

定下了目標後,葉繁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開始著手準備。

雖然葉繁看了很多的小品,但是要搬運下來,也要了解小品演繹方式和劇本結構,然後再根據包袱和內容,做成一個完整的小品劇本,才能演的更好。

但是藝考的命題表演和小品,這個到時候得看葉繁是歐皇還是非酋了,只能臨場發揮了。

臺詞內容,葉繁就準備了去年王智文在《過把癮》中罵人的橋段,如果湊巧能和曾梨湊在一起表演,那《劍雨》那段“我願化成石橋”的經典臺詞,就可以用的上,更別說《繡春刀》裡面可以用的臺詞就更多了,葉繁電影裡演不了加錢哥,考試的時候還不能當一回丁修嗎?

有了這些底氣,葉繁學的很輕鬆,藝考需要的知識也逐漸學的豐富起來。

除了這些,葉繁還要學習英語,鋼琴,吉他,還好文化課基礎比較好,能保持在一定的成績,還要抽時間去華藝出版社,配合著《滄海》的編寫,把控方向和檢查細節,另外有靈感,也當場給思路。

好在張陽知道葉繁藝考在即,上課的內容多,沒叫他碼字。

就這樣已經把葉繁給累的夠嗆,更別說後面要開始錄專輯了,這讓葉繁恨不得學會影分身之術,來進行多線操作!

時間就這樣到了8月份,已經在京劇團呆了一段時間的曾梨,發現在京劇團的生活很迷茫,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好曾梨回去後,雖說葉繁和她分隔兩地,兩人之間的電話粥可沒少煲,感情也在不斷的升溫著。

這邊葉繁聽著曾梨的抱怨,在京劇團沒什麼表演的機會,跟元泉大多的時候都是在訓練,日子過得非常的無聊,前面還能看《觀山太保》解悶,可惜字數就那麼點,很快就看完了。

那邊曾梨聽葉繁吐槽日常的忙碌,累的跟狗一樣,知道曾梨想看《盜墓》系列的後續小說,葉繁也沒有時間去寫,讓曾梨既理解,又心疼不已,心中暗暗下了決定。

第二天,曾梨在單位訓練的時候,跟元泉聊了起來:“元泉,我覺得在單位的日子,好無聊,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呢,以後就一直在京劇團待著嗎?”

元泉聽完曾梨的話,看著曾梨小聲說道:“沒呢,我在京劇團呆的也好迷茫,前段時間,我看了徐凡演的《阮玲玉》,發現我可能更適合表演,所以我想回燕京,報考下中戲和北電,看看有沒有機會學表演,順便提高下學歷。”

曾梨聞言,心下大喜,想到:‘看來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感覺。’隨即開心的說道:“哎呀,我也有這個想法呢,還以為就我自己這麼想,不過我就準備報考中戲,我有一些中戲的報考資訊資料,你需要看嗎?”

“真的嗎?曾梨,沒想到我們都有一樣的想法,我也正愁不知道中戲和北電的考試資訊呢,本來跟家裡都說了,可能在過一兩個月,就會回燕京,瞭解考試資訊,順便備考呢。”元泉開心的說道:“不過,曾梨,你就只考慮中戲嗎?再報個北電,感覺到時候機會更多一點。”

曾梨想到了葉繁對她說的話,堅定的搖了搖頭說道:“不了,我就只報考中戲,資料在我宿舍,下班後你去我宿舍看吧,需要的話,你在影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