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轟動的媒體和主動的胡鏡(第1/4頁)
章節報錯
5月1號,勞動節
對於昨天【金曲獎】的勁爆訊息,各路媒體的標題是能寫多誇張就寫多誇張。
《葉繁——歷史第一位同時拿下金曲歌王和最佳專輯的歌手!》
《19歲,最年輕的金曲歌王!何人能打破葉繁記錄?》
《同時獲得最佳詞曲、最佳歌手和最佳專輯,葉繁歷史第一!》
《葉繁同屆連拿四項大獎,史所罕見!》
《中國風得到金曲獎認可,第一位獲得金曲歌王和最佳專輯的內地歌手!》
《曾梨得獎,葉繁又捧出一位最佳新人,誰會是下一位?》
《葉繁震撼發言,中國風遠勝西方音樂!》
……
內地媒體盛讚葉繁獲獎的盛況和【中國風】的戰績,甚至一些官方新聞,都花了幾十秒時間報道葉繁拿獎的新聞。
特別對葉繁說的【中國風】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感言,被很多官媒和公報含蓄誇讚了一番。
葉繁這番言論和體現出來的立場,更是入了不少高層領導的眼,對他的關注度和重要程度又提高了一級!
而很多歌迷看到這些報道後,都在為葉繁和【中國風】叫好。
雖然主打歌是《追光者》,但能讓葉繁在99年就能登頂【金曲獎】,新流派【中國風】的功勞也不小。
99年【中國風】出現在華語樂壇,可以說就是代表大義和正統!
有大義和正統名份在,【中國風】又是結合的流行歌曲,只要歌曲質量優秀,如果國內音樂獎項還想辦下去,不僅【金曲獎】,其他音樂獎都要給【中國風】尊重和更高一級的待遇。
而葉繁拿出來的【中國風】歌曲又屬於頂級的那一批,有這個結果,雖讓人驚訝但又不意外,反而更加凸顯【中國風】的地位!
所以華語樂壇不少人知道這個結果後,很多音樂人就開始研究【中國風】歌曲,在葉繁的引領下,【中國風】絕對是下一個音樂潮流!
很多港媒則是吃瓜看熱鬧,少不了內涵一下臺媒和【金曲獎】,當然也有不少媚洋的媒體在那裡說三道四。
但【十大中文金曲】之前就給葉繁那麼多獎,他們的報道只是無能狂吠,只在一些有異心的人中間有市場,根本達不到主流聲音。
而且以葉繁現在和港圈的關係,不少港媒也把葉繁算成半個自己人,報道不會像之前那麼肆無忌憚和過分。
就是【新城獎】又被拿出來鞭屍,按照目前【中國風】的地位和輿論趨勢。
如果葉繁不去,或者【新城獎】不給他頒獎,那【新城獎】在業內人心中的地位降直線下滑,輿論上會更加的被動和劣勢。
這樣肯定會有很多歌星不會報名【新城獎】,它再想賺錢,只能賺那些中小歌手的錢,收入將直線下滑。
【新城獎】的主辦方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此時內心非常苦澀,他們已經拉下臉面,偷偷聯絡了許智偉和張星,但沒有例外,全被葉繁拒絕接觸。
這是想回舔都沒有機會,沒辦法,主辦方只能把情況報道港島商業電臺,讓他們處理……
臺省那邊就吵翻天了,可謂是兩極分化,很多媚洋的臺媒都在罵【金曲獎】,說這屆獎項黑幕重重,讓葉繁一個人拿這麼多獎。
但他們說的最多的還是葉繁內地人身份,敢說《追光者》的質量不配拿獎的很少,有敢說的,他們的報道的內容也得不到認同。
臺省歌壇有些男歌手對葉繁拿獎雖然不爽,但也不敢出來說《追光者》裡的歌不行。
甚至不少歌手都覺得葉繁拿獎實至名歸,只是礙於一些原因,不能出來說而已。
當然也有認可葉繁獲獎的臺媒,除了對葉繁的實力認同外,也跟利益有關。
葉繁參加【金曲獎】,特別是他登臺拿獎的過程,正是【金曲獎】直播收視率最高的時候,超上屆收視率的三分之一,讓主辦方和其他轉播方都賺翻了!
只要葉繁以後能繼續參加【金曲獎】,相關利益方肯定要幫他說話,哪怕是【金曲獎】內部,現在都出現了分歧,為葉繁的事情在爭吵。
而葉繁來臺省參加活動,以他的流量,能養活一大批記者媒體,葉繁對外的性格表現的又這麼霸道,所以有些臺省媒體會幫葉繁說話就不難理解,他們只希望葉繁能多來幾次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