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葉繁時代來臨和歐美訊息(今天8500多字,求點月票推薦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從《追光者》公佈第一月銷量以後,在《音像世界》的專輯銷量排行榜上,它在第一名的位置上就沒有下來過。
以《音像世界》的地位和公信力,和各大唱片公司獲取各個歌手的專輯銷量資訊非常容易,只是不會在榜單上公佈具體銷量資料,這樣也能避免產生錯誤。
但唱片公司自己公佈銷量資訊的話,這就屬於公開資訊,《音像世界》則可以把這個資訊單獨拿出來點評或者公佈。
就在今天,【華納京文】公佈了《追光者》第二個月的銷量,全球出貨量350萬張,實銷308.5萬張!
為啥不是【朝陽公司】宣佈?因為它現在已經變成了葉繁的形狀,喜歡躲在後面看戲。
雖說相比第一個月,《追光者》銷量下滑了95.2萬張,但308.5萬張的銷量,還是讓業內人士很是震驚。
這都第二個月了,銷量還能這麼恐怖,葉繁還是個人嗎?
畢竟這不是十萬為單位,而是百萬單位,哪怕銷量下滑近一百萬張,這個資料也非常的恐怖!
現在港臺頂級歌星新專輯前兩個月銷量,也就是七八十萬張。
能在這麼短時間突破百萬張的,也就任賢齊和王妃等天王天后寥寥數人,而且還是要他們的爆款專輯,一般專輯幾十萬張就不錯了,甚至粵語專輯十幾萬就非常牛掰了。
按照以往年份,在灣灣,一張專輯首月銷量350萬張就能拿出來大肆宣傳,60萬張以上那就是現象級的專輯,都能大吹特吹!
在港島,專輯首月能有10萬張以上銷量,就已經非常優秀,1520萬張那肯定是當年的頂級專輯。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葉繁的專輯就把這個銷量標準一升在升。
甚至到了一張專輯一年內銷量就要破千萬這種程度,跟其他天王天后完全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這怎麼不讓業內人士感到震驚和離譜?這特麼不是人是狗吧!
這讓港臺樂壇那些一個月只能賣二三十萬張專輯的歌手怎麼活?以後還能不能愉快的一起玩耍或商業互吹了?
要是葉繁知道他的想法,肯定會鄙夷不屑。
他的一張專輯,基本上都是由十首主打歌組成,可以說每首都經典好聽。
再加上這幾年是實體唱片最後的輝煌時期,有這個銷量不足為奇。
如果這樣都不能拿到好成績和好銷量,怎麼對得起那些被他薅歌的歌手?
(周杰侖、章傑、汪半壁和周深等一眾歌手齊齊朝葉繁呸了一聲:“我謝謝你啊!”)
所以過了今年,葉繁的專輯再想一年內在亞洲範圍達成這個銷量就比較困難,只能走向國際才行。
畢竟網際網路時代興起,網上下載、MP3和盜版的影響,足以讓實體唱片業逐漸走向落幕。
倒是一些記者媒體、民眾和吃瓜群眾驚訝過後就沒太大反應。
畢竟他們是圈外人,體會不到這是什麼概念,而且他們在《追光者》狂銷400萬張時就已經震驚過了。
反而覺得200多萬張的專輯銷量也沒啥,對葉繁來說算是基操。
但還是有些記者媒體清楚這是什麼概念,他們對這個資料進行了追蹤報道。
而且把《追光者》兩個月的專輯銷量加在一起,712.2萬張的銷量寫成新聞標題還是非常驚人的!
這才2個月,《追光者》的銷量已經超700萬+,而且看《追光者》的勢頭,很有希望在11月份就能達成千萬銷量的成就。
就算11月份達不到,也不會相差太遠,12月份肯定可以,所以《追光者》銷量進軍千萬只是時間問題。
這就很可怕了,華納公司之前喊的口號即將成真,5個月銷量過千萬!誰能在亞洲打破葉繁這個記錄?
而且質疑這個銷量的人很少,因為每次【華納京文】公佈葉繁專輯資料,都會公佈相應的納稅報表或者其他證明,讓人想找問題都找不到。
況且以葉繁的性格和對專輯的自信,根本不屑於去弄虛作假,他之前還覺得銷量太高太高調,很多時候都選擇不公佈專輯銷量。
而且拋開那些宣傳性質以及連帶盜版銷量都計算入內的專輯,僅從權威機構披露出來的正版銷量資料。
專輯銷量能突破千萬級的華語樂壇歌手,兩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
但能在一年,甚至幾個月內,專輯銷量就能突破千萬級的歌手,整個亞洲就葉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