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臧看出洪磊的猶豫神情,知道他被唬住了。

心中一喜,他作為後世之人,自然知道廠衛制度的危害。

本來他想要設立的錦衣衛就並非像之前那般大權在握。

但朝政就像講價,你得坐地起價,之後再降價就更容易達到目的。

他輕咳一聲,“這原來的錦衣衛權勢太大,可以監察百官,隨意抓人,這次重設,可以將其職許可權定在刺探情報和查處間諜一事上。”

這番話一說,洪磊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試探道:“單為此事設立錦衣衛衙門是否有些小題大作了?”

“重啟的錦衣衛還擔有宣傳教育軍隊士卒的職責。”

這句話講出了鄭克臧設立錦衣衛的真正目的。

按他設想,重啟的錦衣衛分兩部分,一文一武,文者便如後世的軍隊政委一般負責士兵們的思想教育,武者便是對外刺探潛伏,對內抓捕間諜等職責。

幾人包括陳繩武面面相覷,不知何為宣傳教育。

你們是不懂得一個人的思想信念堅定是多麼大的力量,鄭克臧心中感嘆。

不知道也好,這不就好忽悠了嘛。

他將其心中設想大致向眾人解釋了一遍。

“殿下此法甚好,教會士卒因何而戰,為何而戰,士氣凝聚,軍陣自強。”禮官鄭斌第一個站隊表明態度。

陳繩武也對此議讚不絕口。

“這人員從何而來?從各軍中選拔?”戶官楊英繼續發問。

“負責刺探情報,抓捕間諜的人員當然從各軍中選拔,這負責宣傳教育的嘛,我意從禁海難民子弟中選拔。”

禁海難民是指順治十二年、永曆九年(1655)清廷頒佈的禁海、遷海令,要求江、浙、閩、粵、魯等省沿海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至五十里,設界防守,嚴禁逾越。

堪稱古代版的超級拆遷工程,持續了十數年,一直到康熙十年、永曆二十五年才完成全部遷界。

這期間百姓們故土難離,漁民賴海而生,不惜違背禁令,負責遷徙的綠營兵軍紀敗壞,縱兵殺掠之事常有,數十萬人遭受血淚磨難。

由此掀起了大規模逃難風潮。

逃到東寧的難民便有四五萬之多。

這些人都被安置在天興州,大多貧窮,又對清廷極恨,正是進行抗清教育的最好人選。

看見洪磊和楊英還要再囉嗦,鄭克臧臉色一沉,不怒自威。

整個大殿內的氛圍變的沉悶起來,最後在鄭克臧的強硬態度下,洪磊等人終於鬆口。

一是怕鄭克臧召回劉國軒;二是錦衣衛不能隨意監察百官,沒觸碰他們的底線;三來幾人也不願意過於得罪這位銳意進取的少年主君。

兩日後在常朝上由陳繩武提出重啟錦衣衛的建議,洪磊等人帶頭贊同,其他眾臣見到六部官長的態度,或贊同或默許,少數反對的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重啟的錦衣衛衙門同樣設南北鎮撫司,但職責與之前完全不同,北鎮撫司專司間諜、刺探等事,而南鎮撫司專司軍隊的教育宣傳。

涉及到錦衣衛南北鎮撫司主官人選時又有了不同意見,南鎮撫司本來按照鄭克臧的想法想讓陳妃的大哥陳夢球擔任。

這個陳夢球歷史上隨鄭克塽降清後,是寶島的第一位進士,最後官至山西督學,搞教育是一把好手。

但現在的陳夢球一直在家修身讀書,沒有官身,驟然提拔,群臣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