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業變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在人口勞動力不足的東寧,這種問題就並不明顯。
在鄭克臧將珍妮機的原理解釋給工部官員後,工部很快就改良出來了這種紡紗機。
他並沒有畏首畏尾,由朝廷出面大力地推廣被他命名為“東寧機”的新式紡紗機。
東寧機跟珍妮機保持了一致,用了八根豎放的紗錠,再多就不好保證紡出的紗線的質量了。
第一批製造出來的東寧紡紗機數量並不多,僅有十餘個。
得益於劉之維的果敢性格, 他在聽完工部官員描述了東寧紡織機的種種優點後,頭腦一熱預購了一個。
他的紡織工坊也由此成為第一批用上東寧紡紗機的工坊。
多年以後他深深地為自己的這一次頭腦發熱感到慶幸。
正是因為這一決定,讓他先人一步保持了領先,在紡織行業創下了偌大的名頭。
伴隨著東寧紡紗機推廣的過程,確實有些紡織工人失去了工作,但大部分人都被僱主挽留下來,改為操作梭機,充實織布的人手。
畢竟紡紗的效率提高了八倍, 但織布的效率並沒有提升, 隨著效率提升而帶來的絲紗產量增加,勢必會造成織布的人手嚴重不足。
那小部分未被挽留的才是真正失業的工人,但也沒有關係。
他們可以去開荒,東寧還有大片的荒地缺乏人手開墾。
不願意種糧食嫌棄收益低?
那種甘蔗也可以啊,製糖廠現在越來越多,產量越來越大,甘蔗的價格將來只升不降。
也不願意?
那可以種麻種棉或者去養蠶,紡織業眼看著就是下一個風口了,穩賺不賠。
反正就是不願意種地?
那就去造船廠、製糖廠、鹽場、制硝廠這些需要人手的地方。
另外如今朝廷水師正在擴編,還可以去報名參加水師,待遇頂好。
沒被水師選上?
那也可以跟著海商們下南洋跑船啊,一次貿易能賺不少錢呢。
總而言之,東寧的各行各業都在缺人,百姓們只要願意幹活怎麼也不會餓死。
只要不會被餓死,在沒有強大外部力量干預下,鄭氏的統治便是穩固的。
對於朝廷某些守舊之人對東寧紡紗機的妖魔化, 鄭克臧一律嚴厲斥責。
好在大部分人是明事理的,都很支援推廣東寧機,紡織園內嚐到了甜頭的紡織商人們也很快響應了朝廷的推廣。
隨著紡織園的工坊先後開始大規模使用東寧機,市面上織布的價格遭到了衝擊,開始逐漸下降。
許多民間的紡織工坊被逼無奈,要不同樣引入東寧機提高效率,要不就只能在低價布匹的衝擊下破產歇業。
東寧機在鄭克臧的強硬態度下總算大規模地推廣了下去。
腦子快的紡織商人甚至已經開始自發琢磨怎麼改良織布的梭機了,但目前還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