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會之戰(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天明,從廣州府趕來的後勤部隊帶來了大量補給後勤和攻城器械,清軍接收後,在正午時分率先行動起來。
大軍分為兩部,由劉明江率領一萬五千綠營兵防備外側的楊彥迪。
王永譽親率兩萬大軍和臨時挾裹來的萬餘民壯圍攻新會城。
自古守軍抵抗堅決的圍城之役,通常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採取政治攻勢多於軍事攻勢,軍事上的攻城是為政治攻勢服務, 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二種則是以軍事攻勢為主的強攻,這個不用多說幹就完了。
若是平常,清軍大機率是會採取第一種方式的,但如今時間緊急,況且楊彥迪的援軍就在外圍,極大的削弱了政治攻勢的威力。
在王永譽的命令下, 包圍四面的清軍同時發動了進攻。
清軍的第一輪攻擊十分兇猛, 攻城戰在最開始便進入了白熱化,
從晌午辰時開始, 民壯們陸續開始填塞縣城四周的護城河。
新會一個小縣城,護城河不到十米寬,民壯們頂著上方明軍的射擊,交替前進填塞,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很快便將護城河填平。
與此同時,清軍所攜帶的火炮開始發揮威力,廣東的綠營是十分重視火器的,各種口徑不一的火炮被集中起來衝著新會縣城牆和城門猛烈轟擊。
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清軍採取四面圍攻的戰術,在盾車的掩護下,清軍在每道城門下都逼近了城牆,間或在外側堆土臺佔據制高點,半空中施放箭銃,居高臨下地與城頭上的明軍對射。
抵近城牆的清軍一邊施放火箭,焚燒城樓,一邊在城下用撞車猛撞城門。
只要一處得手, 即大功可成, 明軍的守城戰在一上來便瀕於險境。
縣中的平民已被盡數遷移,城中只有五千明軍分散四方守衛,在清軍的猛攻下各處都在艱難支撐。
猛烈攻擊下的新會縣城搖搖欲墜,楊彥迪手下眾將看的心急,紛紛請戰。
但楊彥迪並未著急,仔細觀察著對面清軍的陣勢。
一直到將近午間時,明軍方面終於有了動作,楊彥迪親率大軍出寨,花軒率領本陣人馬一馬當先,率先衝擊清軍前陣。
頭鐵的花軒並未換盔甲,今日出戰仍穿著亮閃閃的明光鎧,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十分矚目。
明軍列陣頂著箭矢向清軍靠近。
等距離足夠近後,在刀盾手掩護下的火銃手仗著射程優勢,急速幾輪急射,清軍最前的鳥銃手陣列倒下一片,引起了慌亂。
猛然遭受重創的清軍鳥銃手,在恐懼之下不顧軍令紛紛開銃射擊,但射程不夠對明軍殺傷有限。
見對面鳥銃手已亂, 花軒一聲令下, 明軍分散開來快速衝鋒。
此時清軍陣內箭矢齊發,匆忙裝填好的鳥銃手抓緊時間齊射了一輪,連忙退往後陣。
花軒部付出了一定的傷亡衝到近前,與清軍展開了肉搏。
近戰十分激烈,雙方僵持不下,在花軒的有意引誘下,清軍前陣的陣型變得越來越密集,雙方搏殺嘶吼,宣告著最原始的訴求,你死我活!
戰鬥正酣時左右兩側清軍在劉明江的指揮下緩緩從兩側壓上,準備將花軒部圍殲。
在左右兩側清軍動的一瞬間,明軍後方鼓點突然變得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