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西定坊內的寧靖王府內,諸多朱明宗室聚集一堂。

“澎湖大勝,這東寧總算是保住了。”,寧靖王坐在上首感慨一聲。

魯王朱弘恆輕嘆口氣道:“打敗施琅固然是好事,我聽聞延平王封了江勝靖海伯?”

寧靖王點點頭,“此事我知道, 冊封詔書上蓋了監國金印的,怎麼?有問題?”

年輕的瀘溪王朱慈爌劍眉朗目,好看的眉毛蹙成一團,臉上泛起苦笑,“江勝是立功之臣自然當得封賞,可往上繼續算, 延平王也是大明之臣, 這打了勝仗難道不需要封賞嗎?”

瀘溪王此話一出,堂內瞬間沉寂下來。

“這…延平王現下已是郡王, 再封可就只能一字親王禮,難道要越其父祖?”

雖然鄭克臧相較於其父鄭經已對明朝宗室寬厚了很多,但寧靖王朱術桂一直記著當初承嗣大典的那一幕,他下意識地覺得不妥。

身材高大的巴東王朱尊江嘿然笑道:“你現在不主動封,過兩日自有一大幫朝臣上書為延平王請封,還不如主動點,把姿態做足,何必徒惹人笑話。”

寧靖王沒有被說服,堅持不肯授其親王爵,參與這場聚會的眾王最後沒能達成一致,不歡而散。

又過幾日,果然如巴東王所料,一開始先是察言司的幾個官員上奏稱延平王鄭克臧守土有功,請監國朱術桂宜當封賞親王爵。

朱術桂保持沉默,不為所動,隨後越來越多的官員上奏請求封賞延平王,最後還是鄭克臧看不下去了, 主動拜訪了寧靖王。

鄭克臧在談話中主動提及了自己的父祖, 話裡話外暗示朱術桂可以不給自己再加封賞,改為追封鄭成功和鄭經也可以。

朱術桂當即答應下來,追封嘛,那就可以接受了,他第二日就發了監國詔令追封鄭成功為閩王,追諡曰武,鄭經追諡曰文。

隨著朱術桂的這道命令下達後,鄭斌帶領群臣叩請鄭克臧告祭祖先澎湖大勝,並請重修鄭氏宗祠,一切依親王例。

鄭克臧拒絕道:“閩王乃是追封,不合禮制,豈可因此叨擾祖宗。”

鄭斌帶領眾臣在王城前長跪不起,堅決進諫,圍觀民眾裡三層外三層看了個大熱鬧。

頭頂烈日炎炎,鄭斌和許多請命官員幾度中暑昏厥。

鄭克臧聞訊後徒步出王城面見眾臣:“實在僥倖,爾等何必相逼!”

鄭斌的眼淚已經達到了收放自如的境地,他涕泗泣道:“當年國姓爺驅逐荷夷, 先王戮力開臺, 奠定今日之功,如今朝廷追封,於親於禮,都乃題中應有之義,請殿下重修宗祠。”

眾臣齊呼請命,連帶著周圍百姓也紛紛跪倒高呼,鄭克臧最終無奈應允。

朱術桂聞聽此訊後,怒氣衝衝地發旨質問禮部:“日前未曾獻俘太廟已是疏忽,如今太廟未拜,先祭鄭廟是何道理。”

鄭斌回覆道:“監國容稟,鄭廟祭告是為依親王禮重修,王家宗祠為小,太廟鄭重,皇家宗祠為大,事請不同,大小相異,不敢以順序先後論較,恐有僭越之嫌。”

這番話讓朱術桂沉默了,他若再揪著這事,豈不是承認了鄭廟和太廟一般地位,無分大小隻以先後定尊嗎,此事便就這樣被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