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琉球繞道而回的甘孟煜和王隆抵達東寧近海時便換上了明鄭旗幟,在巡邏水師的伴航下抵達了基隆港。

七十多艘船一露面便引起了港內轟動,何祐聽聞後親自到達港口迎接二人。

甘孟煜和王隆下船見到何祐後立馬躬身抱拳,語氣激動道:“幸不辱命,此次劫掠所獲皆已造冊,請都督檢查。”

何祐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道:“兩位大功臣回來了,回來的船比去的時候還多了許多啊。”

二人連忙將此次劫掠濟州一戰簡要地向何祐彙報了一遍, 何祐聽的連連點頭,“辛苦了,本督親自為你們上奏請功。”

二人連忙抱拳道謝。

隨著大批物資和朝鮮青壯運抵,整個基隆港超負荷運轉,上上下下卸運不停,何祐看著這一幕,笑得合不攏嘴。

何祐的奏摺和劫掠清單經急遞送到了陳繩武手中,他看著上面列明的繳獲,喜上眉梢,連忙備車進宮面見鄭克臧。

陳繩武來到側殿時,鄭克臧剛剛試穿上禮部製作好的吉服,見到陳繩武面露喜色,他笑問道:“舅兄有何高興之事?”

陳繩武眉毛抖動,興奮道:“殿下,喜上加喜啊,何祐來報,甘孟煜和王隆從濟州滿載而歸,所繳獲清單列表在此。”

鄭克臧拿過清單看了起來,隨著視線下移,心中愈發欣喜,也顧不上試穿吉服了,連忙換下衣服吩咐陳繩武道:“速去召集六官會議。”

延平王城大殿內,鄭克臧笑意連連開口道:“諸卿以為這批青壯該如何處置啊?”

陳繩武輕咳一聲, “臣先拋磚引玉,如此多的青壯絕不能彙集一地,不然易生變故, 當分散安置。”

柯平接道:“左參政所言極是,依臣看,此萬人當分作五部,三部自北往南,兩部自南向北,往中部開墾。”

鄭克臧眉頭一皺,“右參政想對大肚番國動手?”

柯平道:“不敢言動手,只是提前謀劃罷了,等到日後用兵時也好有個立足之地。”

郭英平搖搖頭道:“如此多的青壯,若有個萬一,損失太大。”

鄭克臧沉吟片刻後拍板道:“郭卿之言有理,況且此時不宜過度刺激大肚番國,再有朝鮮青壯單獨開墾不利於融合控制,還是將其打散到各屯墾點,配給相應農具糧種。”

眾臣見鄭克臧作出了決定當即躬身領命。

陳繩武提醒道:“另外還有戰馬兩千匹和甘孟煜臨時組建的朝鮮僕從軍,該如何安置,請殿下定奪。”

“本藩可有善養馬者?”,鄭克臧開口問道。

“這…似乎沒有。”,陳繩武尷尬地躬身做答。

鄭斌此時出聲提醒道:“殿下可還記得去年瓊州黎人首領進貢的瓊州小馬嗎?”

鄭克臧當然記得, 這瓊州小馬只比驢騾稍長, 極駿可愛, 卻不堪乘騎,只可當作寵物玩樂。

“雖品種不同,或有相通,可於瓊州募集黎人善養馬者,擇地修建馬場。”,鄭斌建議道。

“也只好如此了,至於朝鮮僕從軍,這名字太難聽了,改為掠朝軍,暫歸何祐手下,按輔兵待遇。”

聽見鄭克臧給起的名,眾臣心中有數,知道自家殿下是劫掠上癮了。

並不知道自家殿下把朝鮮劫了的朗卿顏熱情地拜訪閔孝以作告別,不想對方仍在生氣,避而不見。

無奈之下他和僧格爾圖約定好各自派人在國子監聯絡後,便和蔡稟啟程上路。

與來時一樣,在各地督撫衙門的護送下,一行人平安回到了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