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在唐以前被稱為州胡,最早見於三國時期的記載。

在唐朝時島上的耽羅國曾遣使向中國稱臣,後來臣服了高麗國,被賜名耽羅。

到了高麗蒙古戰爭時,高麗戰敗後向元朝稱臣,濟州亦被元朝所佔。

元朝在島上設定耽羅軍民總管府,管轄駐紮在濟州島的元軍和島上居民的事務, 又因氣候適宜養馬,設立了駐耽羅島牧馬府,在此處培育戰馬,後來元朝征伐日本時許多戰馬都是由濟州所供應的。

而在元明易鼎之時,元朝將中原所有馬場的馬全部帶回了草原,導致徐達只能憑藉步兵完成北伐,後來隨著明軍進入草原, 缺馬的劣勢盡顯無疑。

耽羅馬場當時還有3萬匹蒙古馬, 朱元璋知道後下令讓高麗進獻戰馬, 高麗依令派人向耽羅索要馬匹。

但沒想到耽羅對元朝還挺忠心,回覆說:“吾等何敢以世祖皇帝(忽必烈)放畜之馬獻諸大明”。

明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在明朝的支援下高麗直接出兵佔據了耽羅。

自此濟州被直接統制,朝鮮頂了高麗後加強了對濟州的統治,在島上設定了濟州牧,下轄大靜和旌義二縣。

濟州港位於濟州州城北側,乃是濟州島對外的最大視窗。

清晨時分,港內便有許多商船往來進出,絕大部分都是朝鮮的商船,偶爾會有一兩個外國商船混在諸多朝鮮船中很是顯眼。

在王隆的建議下,二十幾艘船大搖大擺地開到港口外的海域,一字排開, 側舷地炮口紛紛開啟正對著港口。

港口內許多朝鮮商人正對著這一幕指指點點,承平多年的朝鮮人此時還未意識到即將會發生什麼。

負責濟州港防禦的兵馬僉節制使林道尚此時並不在軍營,他仍在家中呼呼大睡。

突然一陣尖銳地呼嘯聲響起, 隨即府邸周邊傳來噼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林道尚一個激靈坐了過來,一把推開懷中抱著的小妾,大聲呼喝,“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

他的幾個護衛連忙大喊:“從海上打來的炮彈!大人快去軍營,港口已經亂了。”

炮聲響起的瞬間,有見勢不妙駛船逃離的商人,剛出港口後統統被明鄭的水師攔下。

王隆給了他們兩個選擇要麼在港口好好待著,要麼直接下海餵魚,在明鄭水師黑洞洞的炮口下,這個問題並不難選。

幾輪炮擊後,整個港口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此時從二十多艘大船上解下近百小舟,兩側槳櫓上下翻飛,搭載著明鄭計程車兵飛速向港口衝來。

港口的駐軍終於有了反應,尖銳的示警鐘聲敲響,加劇了港口上的混亂。

林道尚匆匆穿上自己紅黃相間的布面甲,騎馬迅速趕到軍營駐地。

此時軍營中也是一片亂糟糟的,小部分士兵穿著紙甲拿著武器茫然無措。

更多的人身穿便衣在胡亂地奔跑叫喊,完全不知道該幹什麼。

見到騎馬趕來的林道尚, 眾兵紛紛向他聚攏,七嘴八舌地問道:

“大人,什麼情況啊?”

“大人,是倭寇打來了嗎?”

林道尚大喝一聲,“都閉嘴,快去穿甲,馬上隨本官趕往港口迎敵。”

不到二百的朝鮮兵丁快速穿戴整齊拿上武器,在林尚道的帶領下趕往港口迎擊敵人。